第33章

城门口的守卫刻不停地驱赶难民,不允许他们在县城外聚集,这些可怜人只能离开,聚在离县城最近的个村子周围,有的甚至连铺盖都没有,以天为被,席地而居。谢时带着韩伋给的武力威慑,来到这里,立刻引起了难民的围观,慑于齐俟等人的存在,他们不敢围上来,但绝望枯槁的脸上都浮现出丝期待。不多,就丝,多了怕失望越大。

此时谢时喊话的声音不够大,传不出去太远,齐俟便高声重复了两遍他的话。此话出,难民中阵骚乱喧哗,原本些还在迟疑观望怕被坑去做挖矿等重活的难民也知道,自己这是遇到了真正的大善人了!

般来说,收拢流民的势力或权贵人家,都是为了获取便宜的劳动力为其干活,自然也不会想要收留老人小孩这些干不了重活又费口粮的存在。

谢时却是连老人小孩都要收留了,逃荒而来的难民心中便安心了许多,起码表明这位谢大官人是真正的大善人,他们之后的遭遇不会太差,也终于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谢时这时候并没有将老人和小孩的特殊待遇说出来,有时候不患寡而患不均,最好还是将他们分开,先各自安顿下来再说。人唯有有了活下去的希望,才会考虑礼义廉耻,尊老爱幼这些奢侈的东西。

这群最早逃荒至乐县的难民足有上百人,男女老少都有,很多都是拖家带口,好在谢时的田庄近百亩,勉强可以安顿下。谢家田庄就在城郊外,群难民如今有了生活的希望,哪怕肚子空空,几日米没下肚,但想到可以安顿下来,连脚步都快了些。

黄午得到吩咐,已经和田庄里的农户做好了准备接纳这群难民。这些人餐风露宿的,好几个月没洗澡,身上不知道藏有多少虱子和病菌,所以谢时对这些难民的第个安排,就是所有人都必须先把自己洗刷干净。这个时节也不用烧热水,便男女分开,在不同地方各自冲洗。

洗干净后,稻草样的长发也都通通剪短,用密齿梳筛个十遍把虱子灭掉,小孩子则没那么多麻烦,直接剃个光头,这个时节也凉快些。

这些人身上的破布脏衣舍不得扔也行,自己收起,每个人发两套粗布麻衣先穿着。幸好现在是夏末初秋,要不然换了棉衣,谢时这支出就大了。趁着难民们在清理个人卫生,谢时来到田庄后边的厨房,里头蒸气腾腾,已经开始熬上了几大锅粥,都是按照谢时的吩咐,煮的时候,先用桃仁、生地煎取汁,加入大枣和猪肝片,和粳米熬成了桃仁猪肝粥。

谢时之所以第顿给难民们吃这个,是怕他们久饥伤了脾胃,这款药膳粥便比较适合,饿久了的人也不能吃油荤,怕拉肚子,所以把自己冲洗干净穿上新衣的难民们,到手的都是大碗桃仁猪肝粥,喝完之后再每人碗王阿吉凉茶灌下去。

难民人群中,方才哀求谢时,要将女儿也并带走的女子娘家姓周,逃荒途中,她的丈夫丢下妻女,自己寻出路去了,如今周氏也只当他死了,今后她们母女自个生活。周氏小心端着刚分发到的碗粥,喂给怀中的孩子。那孩子虽然因为饥饿过头没有力气站直,只能靠娘亲抱着扶着,但还能张开嘴吞咽粥水。

周氏慈爱地轻拍着孩子,哄道:“阿苹,粥烫吗?”

扎着两根小辫子,头大身小的三岁孩子努力吞咽粥水,听见娘亲的问话,才停下,声音沙哑道:“娘,好好喝,虽然有药的味道,但这是阿苹喝过最好喝的粥了,娘你也喝。”

女子听到这话,忍住眼底的泪,坚持喂完孩子才去喝自己那碗,好在有齐俟等人在旁看着,其他身强体壮的难民并不敢哄抢别人的吃食。白粥并不稀拉,表面覆盖着层厚厚的粥浆,拨开后,底下还有切成薄片的猪肝和难得见的几颗红枣。

舀大口送进嘴里,温热并不烫口,米粒已经被煮到完全开花,几乎成了米糊糊,入口即化,滑入喉咙,仿佛久旱逢甘霖,抚慰了干瘪萎缩的胃部,猪肝价贱,对于几个月没碰过荤味的周氏却是难得的美味,个大开裂的红枣带来了苦难中唯的幸福甜味。至于孩子说的药的味道,周氏也尝到了,略通药理的周氏还尝出这是桃仁和生地的味道。

想到这两样药材的药理,周氏心中对于这位谢大善人又多了更多感恩,竟然为他们考虑到了如此细心地步,看来她们母女俩这次真的遇到了活菩萨。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心理作用,周氏总觉得这粥喝下去,身上的力气都多了几分,直隐隐作痛的胃也缓和下来。

见大部分难民都喝完了粥,黄午又敲锣,示意他们个个排队来领凉茶。有些谨慎的人闻着这黑漆漆的东西有股中药味,心里头打鼓,这药可不能乱吃,有胆大的男子便试探着问边上分粥的黄午,“官人,这黑水是干什么用的?我们没病的也要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