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举世皆浊(第2/4页)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记仇!
周瑜笑着看着他跑开,看了眼天色,起身朝议政厅而去。
他自己对取字这事儿倒是不怎么着急,家中长辈会安排好,时候到了自然就会有字,不用他自己操心,至于好友这急性子,他也没办法。
安国县是中山郡的一个小县城,地方不算大,百姓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安逸生活,好似从来没有被战火侵袭过。
在这里住了几天,适应了干什么都不紧不慢的惬意,再想想州牧大人那弱不禁风的身体,就明白了他为什么要留在这里而不是去府城。
和府城相比,这里的确更适合养病。
天下已乱,江东早晚也躲不过去,周氏在庐江算得上大族,放到江东就排不上号了,更不用说整个大汉的世族,他们要保住全族,只能依附在某个势力之下。
要把一族的安危交到旁人手上,这个人选就必须慎重。
他最开始来的时候没有想太多,只是怕乌程侯和上次一样找了个不靠谱的主公,他自己手下有兵马不用担心,可是让家眷搬走实在是令他担心。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他跟着一起,万一有意外发生,看在庐江周氏的面子上至少能给他们留下反应的时间。
现在想想,只是傻的可以。
他是个小辈,出来游历是为了长见识,选对了人最好,就算选错了也不会牵连到家族,最多他自己的路走的不那么坦荡。
而且有好友跟着一起,大不了就就点苦头。
周瑜绕过回廊来到议政厅,里面一如既往只有荀彧一人。
他们最初来到府上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后来跟在荀先生身边才知道那几天府上有不少客人,州牧大人找了徐州、冀州、兖州等各地的富商巨贾,试图将民间乱成一团糟的盐价粮价稳定下来。
稳定盐价粮价,连朝廷都没有把握能在短时间内做到这件事,州牧大人能如此有心,实在是难得。
大人心里有百姓,总比没有百姓强,能得民心便已经远胜过其他诸侯。
孙曹两家在庄子里安顿下来,日子很快走上正轨。
丁夫人和吴夫人结伴去拜访荀家女眷,几人都不是胡搅蛮缠的性子,一来二去很快熟悉了起来。
曹昂孙权等年纪小,有丁夫人吴夫人管着读书练武,调皮捣蛋的机会不多,孙策心心念念要讨贼,这小子是个坐不住的性子,只是中山境内实在没贼给他打,每天和张辽一起斗嘴斗的热火朝天。
也就是吕布这几天不在,如果吕奉先在,他怕是拼着不要面子也要跟去一起办大事。
江东猛虎当年一身是胆,如今虎崽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他爹还有胆。
张辽发现这小子比赵子龙好玩儿多了,和赵子龙一起训练新兵部曲的时候,那小子一本正经说话办事都认认真真,弄得他有时候都不好欺负老实人。
孙策这小子不一样,只能说他颇有其父之风,混蛋起来和他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遇到势均力敌的对手,练兵的时候再没有无聊过。
而尚显青涩的未来东吴大都督江左周郎,在第二日单独见过原焕之后,就被无良主公派来和荀彧一起处理公务了。
年纪小不是问题,有稳妥持重的荀彧统筹兼顾,就算出点小差错也没事,更何况这是才能过人的周郎,便是年纪尚小,出错的可能也几乎没有。
卫觊、鲁肃等人签下盟书后相继离开,苏双和张世平跟卫觊去了河东郡,他们两个的生意着重在马匹上,一时半会儿弄不到太多的盐。
幽州有公孙瓒他们不敢去,青州的黄巾贼没有平定他们也不敢去,原焕想了一下,就让他们跟卫觊一起去河东买盐再卖去草原。
和手握军政大权的各州州牧相比,显然朝廷的威慑力更小,卫觊为人稳重,对商贾之道颇有研究,河东盐铁富饶,让他给苏双、张世平供盐再合适不过。
眼看着就要入冬,各地官署也清闲了起来,原焕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暖和的房间里,整理书简整理到没脾气,每当累到不想动的时候,就格外想念那些造价低廉又容易携带的纸书。
他现在比郭嘉还脆皮,竹简拿多了手臂就会发抖,小姑娘的力气都比他大,但是绢布太贵,适合书写的纸也很贵,还不容易保存,哪个都不适合大量使用。
造纸太费劲,就算是皇宫都不能随心所欲的用,真有不适合用竹简的时候,绢布都比纸受欢迎。
蔡伦用树皮、破渔网、麻绳等东西造纸来节约成本,不过那种纸不适合书写,所以用的不多,他要是想摆脱用竹简的窘境,首先要做的不是赚钱,而是造纸。
造纸术的水平上不来,他手上钱再多,买不到纸也是白搭。
索性今年冬天要做的事情已经安排的差不多了,吕布和高顺去冀州北边和幽州接壤的地方安排布防,最多半个月就能回来,戏志才和赵云去南阳防止袁公路激起民愤小命不保,曹操和孙坚在兖州屯田搞建设,细盐的方子交了出去,他让荀攸召集匠户到邺城,铁匠们多了总有那么一两个脑袋瓜活络懂得创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