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第3/4页)
就算有办法将她娶回来,倒是婆媳不睦,又生事端。
还好当初师弟及时拦住,没有让自己将话挑明,如若不然,他真不知道此事不成,回头还有何脸面见师弟……
……
沈老太太闲不住,没过几天,就跟街坊邻里之间熟悉了起来,连带着沈珠也混了个眼熟。
现在隔壁家的杨婶子,就特别喜欢沈翰林家的这个小娘子,乖巧可人得很,每日与沈老太太在街边树下唠嗑的时候,都要问一声:“您家的阿珠呢?”
今日也不例外。
沈老太太闻言就笑着道:“她爹娘今个儿去韩老爷家,也带着她跟他哥哥去了。”
“这样啊。”杨婶子点了点头,韩老爷家她也是知道的,只是颇觉可惜:“那今个儿是瞧不见阿珠了。”
沈老太太却道:“早上就去了,这会儿都该用完饭了,我估摸着也快回来了。”
话音刚落,不远处就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奶!我们回来啦!”
“哟!”杨婶子倒是反应更快,冲沈老太太乐了:“您说的还真准。”
这声音正是沈珠的。
老太太抬起头,便瞧见自家大孙女儿迈着腿跑在前头,她哥哥小心的追在后头,大儿媳妇就跟在两个儿女身后,反而自家长子这个当爹的,优哉游哉地踱步缀在最后面,半点儿不急。
沈珠跟自家奶奶关系好,一溜烟儿跑过来抱住她,仰着头问:“奶,你吃了没呀?”
“吃了吃了,晴娘做的饭。”沈老太太下意识答完,又道:“这还在外头呢,怎么没个站相,还能一路跑过来的?”
原先在桃花村的时候,沈老太太也不管束着孙女,毕竟庄户人家的孩子都这样,没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还讲究仪态的说法。
这不是跟着自己长子到了京都,老太太担心旁人见了会说自家没规矩,家中的小娘子也没个样子,才想着将孙女儿的行为约束起来。
不过坐在她对面的杨婶子闻言便道:“老太太,这京都开阔,对小娘子们没那么多管束,大致礼仪过得去便可,那些王孙贵族家的贵女们,还有官家小姐们,性子也都不拘着,平日里出门踏青听戏打马球,都是常有的事儿。”
见老太太若有所思,杨婶子才继续道:“我看你们家的阿珠啊,天真烂漫,正是最讨人喜欢的性子,何必拘了她?”
这番话倒是说到沈老太太心上去了,自己虽然因着担心旁人会说嘴才起了约束孙女性子的主意,但心里却也极喜爱她的。
如今听杨婶子这么一说,果断将先前的打算放弃了!
就是,我孙女这么好,可别拘成个木头桩子的性子,那还有什么意思?
沈伯文此时也走到跟前了,同杨婶子打了声招呼,才带着家人回去。
沈老太太没什么事儿,便没跟着回,继续坐着唠嗑,沈珠也还陪着她旁边看她做针线。
又把杨婶子看的爱的不行,羡慕地道:“我家只有几个小子,一个个的成了亲,结果生的也都是孙子,没个孙女儿,看见你们家阿苏娘子和阿珠啊,真是眼馋的不行,您家这风水可不一般,连孩子都比旁人家的好看……”
沈老太太被这番话说的心里高兴,嘴上可不好直接应下,还得谦虚几句。
……
没过几天,沈伯文就正式开始在翰林院中点卯了。
京都的翰林院位于皇宫的东南方,坐南朝北,位置极佳。
不过翰林虽说清贵,但也是真的穷,不然不会有穷翰林一说,作为朝中有名的清水衙门,除了几位学士们是乘轿来上衙的,其他人条件好点儿的就坐马车来,更大一部分,家中连马车都没有,住在朝廷分配的单间里,只能走路来办公。
三元巷离翰林院并不远,沈伯文也是步行上衙的其中一员,正好还能锻炼身体。
他如此一想,便觉得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了。
只是买马车的事儿总归要提上日程,沈老太太与自家娘子出行还是需要的。
每日凌晨六点起身,到了翰林院之后先签到,头一回看到还要签名打卡的时候,沈伯文难免产生了一丝熟悉感,怎么这无论哪个时代,上班打卡好像都是常规。
而他与谢之缙,还有韩嘉和三人的主要工作,便是编修大周会典。
所谓“自古帝王君临天下,必有一代之典,以成四海之治。”[1]
编修典制的重要性明显可见。
景德帝继位不久便有诏:“仰遵圣制,遍稽国史,以本朝官职制度为纲,事物名数仪文等级为目,一以祖宗旧制为主,而凡损益同异,据事系年,汇列于后,稡而为书,以成一代之典。”[2]
因而大周会典,更与一般的史不同,是官修的断代典制体史。
简单来说,大周会典的作用便是以历代大周皇帝所颁布的典章制度为对象,修撰于一体,记录其历史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