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第3/4页)

“原本不招。”谢之缙话中带着笑意:“但一瞧见牟指挥使和沈大人就招了。”

太子也笑了,“瞧见原本应当在诏狱的人出现在自己面前,怕是吓得腿都软了吧。”

他这话说完,谢之缙也想到了当时的情景,不由得清咳了两声掩盖笑意,“殿下说得极是。”

笑罢,便说起正事来。

“咱们的人昨个儿拦下汝宁知府往外送的那封信,没明着写是送给谁的,只写了个地址。”

那封信的内容,他们都已经看过了,上面明显是在跟收信之人禀报,因为赈灾不力,汝宁府已然乱起来了。这是在提醒收信之人,可以进行下一步动作了。

谢之缙又道:“殿下,这封信怎么办?”

虽然问了,不过太子的回答也在他的预料之中。

果不其然,太子道:“放回去吧,孤倒是想看看,他的主子是谁?”

虽然没写收件人,可这也相当于是秃子头上的虱子,谁收到信后,在朝堂上有了动作,谁就定然跟这件事有关系,不是主谋,也是从犯。

父皇想要放长线钓大鱼,自己当然也要配合,正好他也很好奇,究竟是谁谋算了这一切。

谢之缙闻言便应了一声,随即又道:“殿下,他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怕是冲着您来的。”

他想到这儿就是一阵后怕,自从发现粮食不对之后,能用来赈济灾民的粮食就没有多少了,虽然知道殿下还有后手,但昨日是实打实的粮食都用完了,还好延益在自己离京之前提醒过,若是城内出现乱象,定然是有心人在煽动,让他们小心。

果不其然,百姓们昨日就乱了起来。

好在因为沈伯文的提醒,谢之缙早早地就派了人在城中盯着,因而那些煽动百姓们的人很快就被拿下,骚乱也被平息。

太子颔首,“嗯”了一声才道:“孤明白。”

他双手负在身后,面上隐有感慨,“我们能顺利地拿下汝宁知府,还要多亏了沈大人和牟指挥使。”

“是。”谢之缙也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若不是有他们带来的账本和人证,咱们当真不能顺理成章地将他收监入狱。”

这倒是真的,沈伯文与牟远昨天突然带着个陌生人出现在他们面前,可把谢之缙吓了一跳。

原来这个陌生人是倒卖赈灾粮食的其中一个负责人,被锦衣卫拿下之后,便什么都交代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人,汝宁知府才能那么轻易上了套。

除了这人还有账本之外,最要紧的,是他们还带来了被换出去的赈灾粮食,百姓们送算是有救了。

太子与谢之缙也松了口气。

说到这儿,太子忽然问起:“延益现在在何处?”

“应当是在知府府衙。”谢之缙道:“他如今明面上还被关在诏狱,不好出现在人前,若是有人认出他来,怕是不好。”

太子颔首,转过身道了句:“孤去见他,这边的事,还要麻烦长风看顾。”

“殿下放心便是。”

……

沈伯文的确在知府府衙,不过没有在堂中,而是在只开了一扇小窗的值房。

太子过来的时候,见到的便是他坐在狭小的值房中,正伏案写着什么东西,他个高腿长,倒是显得这间值房更为闭塞了。

“他们怎么没给延益挑个宽敞点儿的屋子?”

太子走到跟前,不由得问道。

沈伯文闻言便放下手中的笔,起身行礼:“微臣见过殿下。”

接着才道:“为了不出什么纰漏,耽误了陛下的大计,是臣自己选了这间值房。”

言下之意,他是接了景德帝的旨意,在找回赈灾粮食之后,便要过来助太子安排好赈灾的事,他有过赈灾的经验,并且做得还算不错,正好能帮上太子。

因而他便挑了这个离府衙近,近就意味着能随时调取汝宁府的相关资料,地方小,地方小则意味着牟指挥使派来看护他的人更好防守,能保证他不被不相干的人瞧见。

太子并不笨,这么一听就懂了,于是想给他换个办公地方的念头便打消了。

“沈大人坐吧。”

太子说完,便让手下给自己搬来个椅子,自己也坐了。

见他坐下,沈伯文才随后落座。

太子看得分明,对对方的了解又多了一分。

门开着,值房中倒是比方才更亮了些,太子斟酌了片刻,便开口道:“沈大人这次受委屈了,待此间事罢,孤回去之后定会为你请功。”

沈伯文一听便笑了,只道不用,还道:“这边的事差不多的时候,臣还要回去坐牢呢。”

他们二人都对坐牢这件事里面的猫腻心知肚明,太子闻言也笑了起来。

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

沈伯文又道:“殿下的好意,臣心领了,原本他们在我这个户部侍郎眼皮底下偷运粮仓的粮食,总归是臣的失职,还要多谢陛下能给我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殿下也不必将这件事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