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音书(第2/3页)

忘记揭了。

但“忘记揭了”这几个字,天宿大人这直脾气愣生生吞了回去。免得这群戏子出身的小童子感觉自己多余来这一趟,又哇啦哇啦开始哭。

这群小童子身上也有乌行雪动过的痕迹,那张引灵符对宁怀衫、方储有用,对他们就同样有用。

只是萧复暄没想到他们居然还在……

乌行雪同样很诧异。

但这群小不点十分敏感,他不好直着问,便绕了弯道:“仙都没了之后,你们去哪儿了?”

这群小童子登时七嘴八舌地解释起来。

一个小童子顶五个方储、三个宁怀衫,十二个小童子……那就是乌乌泱泱。

都不用发问,他们就把前前后后说了个遍。

乌行雪和萧复暄从那些话语里得知了不少——

诸如现世的自洽是从云骇死于邪魔之口的那个时间点开始的,那之后仙都消失,世间肆虐的邪魔也几乎销声匿迹。

仙都消亡之时没有祸及人间,但还是在曾经直通九霄的太因山留下了一些灵气冲撞的痕迹。

后来的百年乃至千年时间里,太因山会因为那些痕迹偶现山火……

但那些都是后话了。

而剩下所有人间不堪承受的仙灵气,统统涌向了南方、本该是照夜城的地方。不过自洽之下,照夜城从未存在过,同样的位置之下半是荒野、半是池海。

那些仙灵气便冲进了那片海里。

百姓总是热衷话本传说,窥见一丝痕迹便会编织出许多故事,故事里有着或善或恶的仙鬼、有着永恒不衰的爱恨离合。

其实偶尔也能歪打正着,但百姓们自己并不知晓。诸如……那些传闻里有一则说,南方的那片海不知为何有着极盛的灵气,说不准能弄醒一些深眠于海的存在。

但那同样也是后话了。

乌行雪问那些小童子:“仙都那些人呢,还在么?”

小童子争相道:“仙都散时都不见啦。”

乌行雪问:“如何叫不见了?”

小童子也说不清。

倒是萧复暄补了一句:“仙都灵台不再,仙元应当也归于虚无。”

乌行雪点了点头:“差不离。”

那或许是变回修者了。

所谓的不见不一定是消亡,可能只是归于人间某处,做着他们修行之初想做的那些事,护着曾经想过要护的那些人。

***

所有发生过的、存在过的都并非全无残留,偶尔能在人间的只言片语里听见一丝痕迹。包括自洽之前的、以及自洽之后的。

乌行雪和萧复暄后来就听说过。

那是在这条长巷暂居的半月后,有一回他们走过不远处的一座拱桥。乌行雪无意瞥见了拱桥一侧的刻字。

他脚步一顿,“咦”了一声。

萧复暄跟着朝那边看去,就见那桥上写着三个字“留仙桥”。

乌行雪指着那处道:“你看那个‘留’字,石凿的痕迹更新一些,还有一个棱角没磨,像是后改的。”

他本就生得极好看,说话时眉目含光,风姿飒飒。嗓音又煦如山岚,实在很容易引得路经行人回首顾看。

恰好一个婆婆挽着竹篮而过,听到他的话忍不住答了一句:“这桥是改过名字的。”

乌行雪冲萧复暄一挑眉,小声道:“看我这双灵眼。”

他转头冲婆婆点头行了个轻礼,笑吟吟叫了一声:“婆婆。”

“……”

萧复暄默默转开了脸。

以这位活过的年岁,这一声婆婆听得人牙疼。

但乌行雪浑不在意,叫得十分顺口:“这桥为何要改名?”

婆婆砸了咂嘴说:“修桥匠改的,说是做了梦。”

乌行雪:“是吗?”

“是呀,改的时候多少人看呢。”婆婆道,“说是梦见一个什么仙女,不忍心看百姓受苦,唱着小曲跳进这条河里了。那修桥匠说他醒了之后左想右想不定心,难受啊,就四处跟人说。”

“这一带常有那种算命瞎子,算命的说,这桥要改名。按照那个梦,留仙比迎仙更合适,后来就改了。”

乌行雪起初颇有兴味,听到“哼着歌跳进河里的仙女”时,兴味便褪淡下去。

那是一种奇妙的滋味……

那些令人难过的往事已经不再,都有更改。于百姓而言是话本、是梦境。但在乌行雪和萧复暄听来,却更像偶尔听闻的故人音书。

他这边有些怔然,婆婆却以为他是年纪轻轻不信传说、也不信仙迹,拽着他说:“这些事啊,该信的时候还是要信的。别说那修桥匠了,我也碰见过的,还不是做梦,是见过。”

“见过?”

“对呀!”婆婆也不知同多少人说过,一提这事就来了精神,说:“我有一回清明去山里烧纸,下山的时候有点晚了,看见特别远的那个山道上有个影子一晃就过去了。我没看清,但是那个人后面还跟着一只特别灵气的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