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6章 长短不一的两根筷子

棉麻衬衣卖完以后,正好张晨新打的棉麻风衣接上去,张晨和老万,自从张晨叫了万建国老万以后,厂里的人都叫他老万,后来的工人,连老万的大名叫万建国都不知道。

张晨和老万,一个踩着三轮车,一个骑着自行车,又去了两趟东新路面料市场,把做风衣的棉麻面料,全部拉了回来,两个人都会踩三轮,可以轮换起来踩,上坡的时候,另外一个,还可以手推着车上的面料,猛蹬脚下的自行车脚蹬,就没有原先那么辛苦。

张晨又去四季青面料市场的蔡老板那里,拉了一些面料。

二十多个工人,而且都是赵志龙和彩娣找来的熟手,真正开始生产的时候,产量还是出乎张晨的意料,有衬里的风衣,一天都可以生产近三百件,这工厂就像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怪兽,一车面料,不过是四五天,就用完了。

他们的摊位,每天都有一些客户,但毕竟不是老市场的摊位,没有那么大的客流量,摊位里的衣服,开始堆了起来。

每天的营业额,轻轻松松就可以做四五千,但张晨他们的钱,并没有多起来,而是越来越少,钱都变成了面料,在仓库里放着,在裁床裁着,变成了货,在摊位里堆着。

张晨感觉,这生产和销售,怎么就像是两根长短不一的筷子,你一头对齐了,那另一头,总是会有出入,张晨不得不开始控制产量,再不能说,你们能做多少就多少,越多越好。

张晨和赵志刚赵志龙,都变得更忙,忙于打新款,摊位里每个款式好像都在动,但没有一个款,动的特别好,会像面料已经用完的棉麻衬衣那样,几乎每个人来了都会拿,拿了都好卖,回头会加大量地进,没有,现在没有这样的款式了。

这就促使张晨,需要不断地去设计,不断地推出新款。

店里的客户,多了以后,好像也开始分离了。

从台湾老板蔡金祥那里进来的面料,根据面料的特点,张晨设计的款式会比较前卫,比较大胆,这一批服装,就很挑地域,像上海、南京、宁波、杭城这些大城市比较好卖,其他的城市,就卖得有些吃力,拿去了还会来补货的,都是这些大城市的客户。

哪怕同样是杭城,也不一样,武林路的那个客户,就比较好卖,他是只要张晨有这个类型的面料出来,不管什么款式,都会拿。

每次拿货,他都会叮嘱张晨或小昭,老板老板,武林路你帮我控下货,张晨和小昭答应了他,也知道在一个地方,卖同样货的人多了,等于是自己打自己,武林路再有客户来,他们直接就拒绝了。

而杭城其他地方的客户,这些款式销售平平,基本拿了一次,就不会有第二次。

还有就是,那些零售的顾客,特别是会让张晨帮她们选衣服的顾客,比较喜欢这类型的服装,最后造成了,这张晨在不在摊位,他们零售的生意,会差一大截。

搞得小昭心里都有些发毛了,只要店里零售的顾客一多,她就不停地朝摊位外张望,就想,这张晨怎么还不来呀。

从东新路进来的面料,根据面料的特点,张晨基本设计成一些大众款,不在于款式多么新颖,而在于款式和面料的结合要好,这样的服装,基本不挑客户,不管你身材胖瘦高矮,穿在身上,不是说每个人都很好看,而是每个人都会觉得,比自己原来好看。

从数量上来说,拿这批服装的客户更多,回头客也更多,但它们的利润,没有进口面料的好,原因也很简单,进口面料做的,从款式到面料都很新颖,市场里没有比较,你价格当然可以上去,而这些款式,人家在市场里,总会找到差不多的类型。

这时候,就要比款式,比面料,比版型,也要比价格了。

最让张晨头疼的还是,不管是东新路面料市场进来的面料,还是台湾老板的面料,他们的毛病都是,一旦等你好卖了,这个面料恰恰就没有了。

服装这个东西,很敏感的,你一个款式好卖,面料卖完,你哪怕是换一个风格接近的面料,进货的客户首先就没有了信心,接下来,市场的反馈也会跟着疲软,面料差一点,销售差千里,张晨马上就醒悟到了这一点。

他不得不自己给自己下了一个规定,那就是,绝不能用不同的面料去做相同的款式,那只会把自己的老客户杀死。

张晨去了几趟柯桥,但都是一无所获,柯桥的面料市场里,大都是化纤面料,从织法到花型,都很新颖,柯桥老市场和四季青的老市场很像,通道很窄,通道里也是人头攒动,客商如织,有很多的摊位,客户都坐在摊位里等,等今天的面料送到。

一编织袋一编织袋的面料拉到,很快就被客户你三卷他四卷地瓜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