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启程(第2/3页)

刘莲芝和女儿几个并不知道这个插曲,她领着大丫二丫把屋里的桌子床铺都一一擦了一遍,接着把带来的被褥枕头都铺了上去。

忙活好这一切后,几个人就累得不想再动弹了。

周青林把鸡笼提到后院,靠着墙角那里有一个小鸡棚,应该是原先的住客搭的,现在用来关自家这些鸡正正好。

颠簸了这么多路,十几只鸡倒是没受丝毫影响,打开鸡笼后,一只只跑得飞快。

周青林从竹篓里拿出面粉,准备去厨房做一锅面疙瘩来着,赶了大半天的路,此时几个小的都有些困了,让她们吃了也好早点休息。

可到了厨房之后,才发现锅台上都是灰,周青林心想,等自己把这里收拾干净,几个孩子的肚子怕都要饿扁了。

要不自己还是直接去食肆买了饭菜回来吃吧。

去书箱里拿了钱袋,周青林就去了巷口食肆点了菜,店掌柜问了他的住址后,就让他回家等着了。

周青林心想,这算是古代版的送外卖吧,不过这里饭店送饭菜上门,应该是为了可以原路收回食盒与碗筷吧,不然一个个客人都自己提着饭菜回家,那么不出几天,食肆的碗盘怕就要重新采办一回了。

到家等了没一会儿,店伙计就把饭菜送上门了。

炒鸡块,红烧豆腐,炒青菜,糖醋里脊,蒸蛋羹,还有一个雪菜黄鱼汤。

闻到了香味,几个小姑娘这下也不打瞌睡了,赶忙跑去洗了手。

一家人热热闹闹吃饭自不必提。

和晓金村的土炕不同,这边睡的都是木床,就是那种宽宽大大的架子床。

可是再大也睡不下七口人啊。

刚刚吃晚饭时几个小姑娘还说得好好的,待会儿大丫和四丫小丫一个房间,二丫和三丫两姐妹一个房间,结果现在都赖在爹娘的房里不肯走了。

第一次在外头过夜,小孩子害怕也很正常,最后只得周青林单独睡一间房,而刘莲芝则和五个闺女挤在一张床上。

睡着之前周青林还在想,要不要在房间里再安一张床来着。

第二日,天还未大亮,周青林便早早起了床,洗漱过后,他就拿着家里带过来的锄头去后院挖地去了,这边院子小,跑跳不方便,以后他就拿种菜来当早锻炼吧。

刘莲芝也起来了,她去井里打了水,然后就去收拾厨房去了,家里米面鸡蛋都有,咸鸡蛋也带过来不少,她准备待会儿就煮粥喝。

吃过早饭,周青林就准备去见知书院报到了,离院试还有三个多月,自己得抓紧时间才行。

嘱咐好几个小的闺女,让她们不要单独上街后,周青林就背著书箱出门了。

那天他租房子时特地选了这边,为的就是来回方便,从旺枝巷到见知书院最多五六分钟的路程。

这个时间也正是小孩童上学堂的时候,小家伙们看到周青林也背着个书箱都有些好奇,这位叔叔岁数这么大了怎么还和他们一样背著书箱上学堂啊。

看着几个小男孩眼珠子一转不转地盯着自己看,周青林淡定的迈着方步,都说活到老学到老,这有啥不好意思的,再说那书院里比他年纪大的还有好多呢,只不过人家不是通校生而已。

从那天接到韩斋长的邀请后,周青林就对敬月湖这边的书院做了大致的了解。

听沈掌柜说,安州府的书院基本都集中在这里。

其中最有名的自然就是风棠书院了,书院虽不大,却是迄今为止存续时间最长的,书院的教学成果也是其他书院不能与之相比的。

一百多年来,该书院共出了三十多位进士,六十多名举人,至于秀才什么的已懒得去统计人数了。

如今书院里有学子八百多人,且每年还有很多慕名而来的书生想进书院就读,可是能通过风棠书院考核的学子却并不多。

而周青林今天要去报到的见知书院就在风棠书院的隔壁,确切地说应该是门对着门,两院中间只隔了一条四五米宽的石子路。

此时道路两旁摆满了卖吃食的小摊,有卖包子的,卖馒头馄饨的,还有十来个卖笔墨的商贩。

等快到见知书院时,周青林就看见道路前头围满了人,听着好像有吵架的声音。

他有些纳闷,难道是小贩之间抢生意掐起来了。

可等周青林走近之后才发现并不是自己想得那样,只见两个十三四岁的小书生正隔着马路打嘴仗呢。

“啊呸!有啥可威风的,连个案首都保不住,还在这里显摆啥啊,呵呵!”

“就威风了就威风了,咋样,气死你气死你,再怎么样也比你们见知书院一个都没考中的强,哼!”

“要威风快点威风,别到时候想威都威不出来了,告诉你,我们山长已经请了府试案首来收拾你们了,到时候咱们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