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成名)(第3/5页)
但是,有些事却是不得做的,如果国内不重视高科技发展,那她的激光学就也不会被重视,就是一颗弃子,将注定永远落后于人,再也没有追赶的机会了。
林望舒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目前获得了这个奖项,为国家争了光,这个时候的自己就是最有话语权的时候。
所以她趁机开始写论文,题目就是《空间激光武器和战略动力》,这篇论文中,把她这几年来陆续积累的一些总结研究全都罗列进去,讲了目前西方国家激光发展的现状,也提到了激光反导的研究进展。
其实这只是激光学应用的一小部分罢了,但她希望用这个为一个突破点,引起国内对激光学研究的重视。
等她顺利毕业,回到国内,就开始想办法以此为契机,来促进国内高科技的发展计划。
*********
在孩子六岁这年,林望舒拿到了博士学位,准备回国了。
这几年,她在国外看得越多,学得越多,也就越想回去,她已经积攒了足够的能量,可以将曾经满腔的抱负尽数施展了。
当然除了自己事业的原因,还考虑到陆殿卿和孩子。
陆殿卿其实本来早就应该回国了,为了她,一直申请延迟回国,这样其实也在耽误着他的事业规划。
按照上一世的轨迹,他回到国内后,就应该投入到中国工业机械化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了。
可是自己不回去,他也不会回去,就这么被耽误着。
这让她不忍。
当然还考虑到孩子,孩子已经六岁了,一直在国外上幼儿园。
虽然国外的教育确实好,但是从骨子里,她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中国人,而不是成为外黄里白的香蕉人。
当一个孩子在民族归属和文化上和父母相背离的时候,她会觉得,自己和孩子已经不是同一种人了。
六岁,真的已经是最后的窗口期了。
孩子在幼儿园里有着很好的社交,这种社会化的影响甚至比家庭的影响大,这也是她所担心的。
不过好在,她终于要毕业了。
在她的毕业论文中,她感激了陆殿卿,感激了孩子,也感激了家人,但是最后,她感激了“席铭老先生”。
这个世上并没有席铭了,但她依然感激了,为了避免引起误会,她特意点名了对方的年龄“老先生”,算是一个委婉的解释。
她也曾经想过,也许在这个时空,冥冥之中,也会存在一个席铭,一个和上辈子不一样的席铭,也许有一天他关注这个行业,会看到自己的论文,会认出来。
当然了,这只是林望舒的痴心妄想罢了。
如果席铭在,中国的激光产业又怎么会是那样?
所以最后,她也只能是在论文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隔着时光的隧道,感谢席铭,那个透过前世今生来给了自己方向和指引的人。
对此,陆殿卿并没说什么,反而是林望舒忍不住问:“你不问问席铭是谁吗?”
陆殿卿意味深长地看她一眼:“既然都是老先生了,我何必非要问?”
林望舒这才笑了,凑过去亲他的下巴:“我的殿卿越来越心胸开阔了!”
陆殿卿顺了顺她的头发,却是随口问道:“昨天是不是又有人找上你?”
林望舒在激光学领域的成就有目共睹,这两年,美国相关机构主动向她提供数量可观的研究经费,一些大公司也纷纷找上门要对她提供“援助”,甚至连美国一些重要部门都邀请她,想让她担任重要职务。
当然也有一些其它国家过来想让她去,专程派人过来游说她。
林望舒点头:“是,这次是瑞士皇家研究院,竟然还给我带来了大别墅的照片!我心想还不如我们家四合院好看呢!”
陆殿卿听着,笑道:“你如果觉得太受打扰,回头我帮你出面。”
林望舒:“也没什么,我现在已经习惯了。”
记得当初在北大,她被乳胶厂的人找上,都烦不胜烦,现在几年过去了,她被各路人马逐个谈话游说,也能淡然处之了,果然人是会成长的。
她叹道:“不过我现在博士毕业了,我们总算可以规划回去的事了!”
对于林望舒迫切回国的想法,陆殿卿倒是不在意:“其实也还好,孩子小,回去后到了学校,带一带就过来了,至于我的工作,这个没关系,也不影响。”
这两年,他对自己的未来已经规划得很清楚了,经历过徘徊犹豫,也曾经和家中长辈探讨过,最后还是下了决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所以这两年,他虽然人在国外,但其实一直在关注国内工业部的动向,也利用自己在国外的社交圈,帮着推动了几项重要的项目。
而时代也终于将局势推到了这一步,目前卡雷特蒙已经开始和机械工业部接触,试图开辟中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