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太子真正的目的(第3/4页)

听得赵泸很想自闭了。

看来他这是躲不掉了,河间知府当着他所有士兵,整整两千人的面前,将东西送到面前,他要是现在拒绝了,无疑是在开战前动摇了军心。

谁都清楚战争不怕失败,而是怕打着打着粮草没了,后方着火了。大本营被掏空了。

幕僚看着侯爷一脸无法拒绝的纠结的表情,他暗自窃喜起来。

看来他的红包没白收,同样到时候侯爷也会因为粮草充足给他记一功,简直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他可是从来没见过有人主动给他钱,还主动为他争功,而且那人似乎还不求回报,这天上掉下来的两个馅饼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不知道这等两全其美的好事以后他还能不能碰上了。

赵泸只能收了粮食,然后请马校尉进来喝杯茶,谈了几句,他再亲自送马校尉出镇口。

以至于后来的马校尉回到河间府告诉了谭西知府,他是怎么被京城的王侯亲自送到镇口回河间府的,这让谭西知府觉得脸上非常有光。

谭西知府再之后就忍不住赞太子殿下的妙招。

只不过,他有件事想不通,为什么太子殿下要给开城候送粮食?这是要打持久战仗的节奏。

太子殿下是不希望和农民叛军起冲突?还是希望开城候将农民叛军给耗死?这一点谭西知府就不得而知了。

而且农民叛军现在看起来有人组织,有人指挥,确实看起来也像那么回事。

最重要的是朝廷不能开这个头,也不能让农民叛军开这个头,否则,日后大燕要是遇到点天灾人祸,就会有人不断效仿,并且肆意不顾后果莽目起义,到时候这世道才是真正的要乱了。

各地起兵祸是谭西知府生平最不愿意见到的乱象。因为这不是一场可以决定天下□□的战争,而是以消耗人丁为主,秩序混乱不堪,没有未来可言的兵祸。

将来苦的还是百姓。

与此同时,开城候将自己收到河间府的粮食由飞信先传到了葛秋的手里。

特殊飞鸽传信只需要半天。其他普通人力物力至少需要三天。

葛秋瞧了信,他的眉头也忍不住皱了起来。

怎么太子偏偏在这个时候开始蠢蠢欲动?然后他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对劲,也许太子早就出手了,从对景王开始动手,她其实早就介入了很多可预发的事件。

只是她从哪得知的消息?

这点就是葛秋想不通的原因。随即他将此事压下来了,他现在还不能告诉七皇子慕容祁,否则,按照慕容祁的性子,他会分散注意力然后连最后的优势都发挥不出来。

对于这位九皇子,葛秋是看到了他身上有明君的潜质,他或许培养培养可以比陛下还要优秀。

只可惜的是,九皇子遇到眼下的局势,早已经不是他一个十七岁的少年王爷能平定。甚至这还是连为官数十载的大臣都要三思而三思的局势。

葛秋觉得不怪九皇子,他不是没本事,只是生在刚开始要起动荡的年代,要怪就怪那场雪灾然后是旱灾人祸和粮米缺失吧。

于是,葛秋暂时将信给压了下来。

这会儿慕容祁正在和赵思年想办法,如何安抚万民血书的百姓们,然后赵思年建议找到那名星官司说服他,让星官司协助他们熄灭民怒,然后他会亲自沐浴净身再为万民祈雨。

这个决定得到慕容祁的强力实施,可惜半途中,就被皇族伯叔们以祖制为理由,说他不是嫡子,还有陛下尚在人世,哪轮得上嫡次子阻止他祈雨。

并且他们还坚持维护要陛下醒来后,让陛下亲自祈雨。

慕容祁觉得确实不符合规矩,他就打消了祈雨的念头,但他还是亲自说服了星官司,星官司代表一部分民意,他决定主动为慕容祁这份为民的诚恳帮他一个忙。

总算万民血书暂时押了下来。

慕容祁处理了一件事感觉压力少了不少,于是,他开始亲笔写信给赵泸,希望他能将农民军所有的诉求都写上了,做成籍书上报,他要亲自翻阅,尽量能动自己的权力替大家解决贪官污吏迫害他们的案件,还他们一个迟来正义的公道。

不得不不说这一招极大地安抚了农民军的情绪。

再加上赵泸积极抓贪官污吏,做出了行动,让农民军看到了以七皇子为首的朝廷,是关爱着他们的。

不过农民军还是没有答应解散军队,倒是暂时没有主动攻击的意思。

这个消息再度传回京城时,刚好是释放景王的那一天。

葛秋觉得任务少了,他抽空想起这件事,就要亲自来接景王出巡察卫所。

结果,他刚到巡察卫所,就看见景王被常子龙押到了囚车里,景王的嘴还被白布堵着,他面目呆滞,跟失了神一样没有反应。

葛秋见此,他顿时目瞪口呆地看着堂堂王爷被人随便押到囚车,他急忙追过去指责常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