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小腿上的蚊子块越来越痒,存在感极强,在十字路口遇到红灯,方潋停下车,用力挠了两下蚊子包,直到火辣的痛感把痒覆盖。
上次骑车应该都得一年多前了,短短十几分钟的路程也开不爽快,更何况是在车水马龙的城市街道上。
方潋把车停在张潮的工作室门口,没进去,车钥匙给了李萤。
脚步匆匆地回到益木坊,她径直走向收纳柜,从里头翻出花露水往腿上猛喷了两泵。
陈彻看见她回来了,赶紧停下手中的活,提声喊:“东西都找回来了吧?”
方潋嗯了声。
那小木雕被她装在口袋里,方潋拿出来,摸了摸老鼠脑袋,方学益的手艺没话说,连抱着板栗的餍足表情都雕得活灵活现。
她握在手里看了会儿,把东西重新装进木箱里,元叔过来提醒她:“以后这重要物品都带回家,别放店里。”
方潋应好,但还是把木箱放进了自己办公桌旁的抽屉里。
方学益两年前走的,七十四岁的年龄,说起来也算是长寿了。
他做了一辈子木工,留给方潋一家木工坊和一套老房子。
方潋那会儿二十四,身上没什么钱,想把店开下去,也求个心里踏实,索性把老房子卖了,钱都存进卡里,自己重新在附近租了间六十平米的小公寓。
房东是个很好说话的胖阿姨,不拦着她重新搞装修,方潋花了两年时间把那地方改造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但那儿到底也就是个能住人能睡觉的地方,在她心里算不上家,论归属感都不如这家木工坊。
方潋还是把自己的东西都藏在店里。
中午吃过饭有客人来访,想定制一张茶几,选好心仪的木材后,在款式上对方态度犹豫犯起了难。
田柠尽量根据他们的要求找样图推荐,但客人看了好几张还是摇头不满意。
方潋察觉到那边的气氛不对,走过去问:“想要什么样的?”
是对年轻情侣,也许是要装修婚房。
女客人说:“我比较喜欢那种北欧风格,但又觉得到时候家里茶几、柜子、餐桌都是这种木头的会不会太单调啊?”
方潋点点头:“我懂你意思。”
以前找他们定制家具的都是传统中式风格,用的也多是红木。
这几年审美趋势变了,年轻人们都开始喜欢什么北欧极简风和日式原木风,对家具的要求多元化起来。
方潋咬着下唇想了想,拿出手机翻出一张图递给他俩:“这种你们喜不喜欢?把茶几腿换成透明的亚克力板,上面还是木头的,看起来没那么闷。”
女人接过手机仔细查看图片,终于露出笑容:“这种不错啊。”
方潋问田柠:“选了用哪种?”
田柠回:“白橡木,他们说想要好一点的。”
方潋提醒客人说:“到时候颜色不一定就是白的,可能会偏棕,想白一点可以用白蜡木。”
“这个没关系,哪种好用哪个。”
“行。”方潋看向田柠,“聊好了就帮他们下单吧,让陈彻明天去找两块亚克力板回来。”
“知道了姐。”
这边的事解决完,方潋回了操作台,继续手边的活儿。
给松月茶室做的架子已经差不多成型了,现在需要用砂纸打磨。
方潋戴上口罩,手中的机器嗡嗡开始运作,细小的粉尘漂浮到空中。
现在也有无尘的打磨机,不伤肺,但她试过后总觉得不得劲,好像看不到那些木灰,心里就没数。
元叔今天休息,上了年纪后他总是关节痛,站久了腿就哆嗦。
店里头有间很简易的小厨房,今天的饭是方潋做的,一锅蛋炒饭,只有蛋和饭的那种。
陈彻出去送货了,中午不在店里,她和田柠给他留了一口饭。
自从放晴后太阳就有越来越毒辣的趋势,陈彻一回来就大步走向冰箱拿冰可乐喝。
田柠对他说:“饭在锅里,你自己热一下。”
陈彻回:“哦,好。”
没一会儿他端着饭碗出来,边吃边问:“姐,这你炒的啊?”
“嗯。”方潋放下打磨机,清理木板表面的灰尘。
陈彻抱怨说:“盐都没炒开,刚刚那口差点没齁死我,你下次记得多翻两下。”
方潋撩起眼皮看向他,冷淡又不耐烦地说:“差不多得了。”
陈彻识相地不吱声了,低头大口扒饭。
周六下午方潋开着店里的货车去茶楼装架子,见她一个人来的,吴松月喊了店里的男服务生出来帮她搬。
这儿以前只卖茶和糕点,后来生意不好,吴松月去大酒楼里重金招了两个苏菜厨子,一楼还是茶室,二楼就用来宴客。
说起来方潋和吴松月从小就认识,她俩做过小学同学,长大之后又在一条街上生活,自然而然就成了朋友。
“陈彻呢,怎么没跟着你来?”吴松月问方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