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章 又全军覆没了?

有些事情确实不能怪临安朝廷反应太慢。

因为这场战争的进展太快了,而消息传递的速度又太慢,临安方面得知的消息太滞后。

当临安朝廷知道农民军对九江大军发起打击的时候,农民军已经全灭了九江大军和鄂州大军。

当临安朝廷知道农民军对鄂州大军发起攻击的时候,农民军已经进一步行动,攻克了荆门,封锁了襄樊宋军的退路。

当临安朝廷确定鄂州大军和九江大军已经覆灭的时候,明军已经南下开始和农民军南北合围襄樊宋军,展开进攻。

而当临安朝廷终于得到了襄樊宋军的求援消息的时候,明军已经摧毁了襄阳和樊城周边的全部军事障碍、军寨,隔着两座城池的护城河,正式合围襄阳和樊城。

并且樊城已经因为明军的火炮攻击阵亡宋军千余人,伤三千余人,城内人心惶惶摇摇欲坠,襄阳城也因为遭到了明军的炮击而领会到了火炮的厉害,出现了一百多人的伤亡和千余人的受伤。

两座城池的内部都因为明军炮击受到损失,军械、粮食受到了程度不一的打击,各有损失。

总而言之,临安朝廷接到求援消息的时候,襄阳还能说自己的状态可以,可以坚持,但是樊城却无论如何都不能说自己的状态很好了。

因为消息的滞后性,以至于临安朝廷的应对措施非常滑稽。

当农民军全灭九江大军和鄂州大军的时候,赵昚下令枢密院调遣鄂州大军紧急驰援,务必要确保九江不失,如果鄂州大军胆敢徘徊不前,定然严惩不贷。

枢密使陈康伯下令鄂州大军快速驰援九江大军,然后又上表给赵昚,称【逆贼胆大包天,主动出击王师,罪无可赦,必讨而灭之】,然后请求赵昚下令立刻展开第四次剿匪战争。

既然贼军已经亮剑,我们大宋王师也不能不亮剑,九江大军和鄂州大军应该展开全面反击,襄阳大军作为预备队也要做好准备,贼军自取灭亡,那就容不得他们继续猖狂下去!

赵昚深深赞许陈康伯的建议,于是传旨下令开战,着枢密院全权负责这场战斗,把战争指挥权交给了枢密院,自己学习宋太宗,任何军事问题只和枢密院商量,绕开了文官政府。

文官政府对此颇有微词,尚书左丞叶义问和尚书右丞沈该对此感到不满,但是在参知政事周麟之的斡旋之下,他们选择了闭嘴。

周麟之的意思是枢密院的事情太敏感,能不掺和就不掺和。

【君不见张浚、史浩乎?】

周麟之一句话绝杀了叶义问和沈该的不满。

确实,在赵构手底下他们还能肆意张扬的打嘴炮,但是在赵昚手下……还是悠着点比较好。

于是赵昚安安稳稳的和枢密院就江南西路战事做了一大堆的军事规划,包括九江大军该怎么防守,该怎么反击,鄂州大军该怎么进攻,襄阳大军和京师禁军该怎么驰援等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划。

但是他们的行动太迟缓了,或者说农民军的行动太快了。

计划刚刚成型,还没有来得及颁布实施的时候,鄂州大军也遭到袭击的消息传到了临安。

消息显示九江大军遭到袭击的同时,鄂州大军一样遭到了江南西路贼军的突袭,以至于损失惨重。

鄂州城已经丢失,高级军官和文官下落不明,状况不明,明军数量不明,来源不明。

一团迷雾的消息使得临安朝廷大为震惊。

贼军主动出击难道是兵分两路?

突然袭击鄂州?

除了水路,难道说?

得知消息的虞允文大惊失色,立刻趴在地图上观看了一下当地地形,在御前作战会议上当着赵昚的面一手指向了江夏山地。

“从时间上看,贼军必然是两路出击,一路从水路进攻九江,一路走陆路,跨越山地翻山越岭突袭鄂州!甚至有可能进攻九江就是贼军突袭鄂州的障眼法!”

虞允文的分析固然有道理,但是事后诸葛亮的行为并不能改变什么。

赵昚怒道:“马上想对策!眼下这个局面,两支大军都被攻击!贼军居然敢主动攻击大宋王师!现在情况到底如何还不知道!怎么会把仗打成这个样子?!”

赵昚有点气急败坏的感觉。

另一位枢密副使胡铨较为冷静,他立刻提出了应对方案。

“陛下,惟今之计,第一,立刻派遣襄阳大军一部驰援鄂州,无论如何也要稳住鄂州战况,不能让贼军同时占领鄂州和九江,如若这般,长江水道被贼军拦腰截断,首尾不能相顾,问题严峻!

第二,有必要立刻准备京师禁军驰援当地,臣恐怕九江大军和鄂州大军战局不利,损失惨重,襄阳大军独力难支,现在必须要对京湖之地展开驰援!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