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章 中都早市(第2/3页)

传统北方人家习惯吃的饼食在这里也有强大的传承。

一般的蒸饼炊饼就不说了,早上更受欢迎的还有汤饼,尤其是某些店家改良之后的羊肉汤饼、猪骨汤饼等等。

旧有的汤饼里只有汤和饼,改良之后的则加入了细面或者豆腐皮之类的,增加了口感。

一口饼,一口汤,一口面或豆腐皮,混在一起,满口留香。

除此之外,还有苏咏霖公开的宫廷菜单里包含的“菜肉卷饼”。

这种菜肉卷饼也因为有菜有肉有饼食的原因而成为了广大喜好饼食的老中都人的最爱。

菜肉卷饼往往选用切好的新鲜的绿叶菜配上炖的十分软烂的猪肉,平铺在一张薄薄的面饼上,再涂抹一些大家习惯的酱料,然后用各自习惯的手法卷啊卷啊,卷成一手可拿的卷饼,用油纸包着就可以吃。

这往往是忙着早上工作、进学的人在赶路时的首选。

比如要在中都蒙学堂和中学堂上学的学子。

他们早上起晚了,却要赶早课,没时间悠闲的享受早餐了,菜肉卷饼就是上好的选择,拿了就能走,一边走一边吃,不耽误赶路的时间,该有的也都有,叫人十分满足。

若是再有点时间,便可以一边吃卷饼一边来一碗馄饨,馄饨熟得快,有些店里的馄饨更是过水一遍几秒钟便熟了,乘在汤碗里热气腾腾。

咬一口卷饼,和着汤水来一个馄饨,香浓美味不噎人,稀里哗啦就搞定一碗。

一个菜肉卷饼,小个的三文钱,大个的五文钱,一碗馄饨三、四文钱,加在一起不到十文钱,一顿早餐也就那么对付过去了。

若是省着点,想攒点钱换个大件,三五文钱一个菜肉卷饼也能对付一早上。

要想吃的好点,比如一碗带肉的盐煎面,加足了料也不过十文钱,一份大碗羊肉或者猪肉的汤面、汤饼,价格也是一样。

其他的像是蟹肉包子、饺子确实因为海鲜的运输的问题稍微贵一点,但也贵不到哪里去,也就比一般的肉包子、肉饺子贵上一二文钱。

且不说中都城的住宿的确不便宜,但是吃饭吃肉吃菜的问题上,中都城确实挺便宜。

中都人的早晨就在这热气腾腾热热闹闹的早市上度过了。

稍微走了一些路,苏咏霖的肚子咕咕叫,实在是经不住美食的诱惑,便放弃了继续往前走的想法。

作为一个不算老中都人的老中都人,苏咏霖对中都早餐店铺也不算有什么研究,主要是出来的机会也不多,所以看来看去,他拉着辛弃疾和胡玮一起选中了一家街边行脚摊子的摊位。

这摊子摆在路边上,周围摆着四张矮桌,每张桌子四个矮凳,矮桌上放着一个木筒一个木盒,木筒里有筷子,木盒里有勺子等可以取用的简单餐具。

此时四张桌子已经坐满了三桌人,苏咏霖等人抢占了最后一张,点了豆腐花,油煎菜饼,鸡汤馄饨还有菜肉卷饼。

这个时期,中都城的早餐摊子和店面里油炸、油煎食品的数量较之过往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

这主要归功于朝廷对农业的重视与调控。

粮食生产稳定之后,中都朝廷专门安排了一部分地区的农村专门种植油料作物,不种粮食,然后与他们签订合约。

合约规定他们生产的油料作物由国家专项收购,然后统一由农部下属的油料司官办作坊负责榨油,之后由油料司官办店面在市场上负责发售。

各项成本支出控制住之后,油料的价格也就控制住了,大量购买的话还有力度不等的优惠,所以其他地方暂且不论,仅仅只是在中都地区来看,油料的价格是不贵的。

在这种背景下,各种油炸类油煎类菜品大量出现,早餐中更是丰富多彩。

三人坐下没多久,手脚麻利的摊主就把早餐上齐了。

饿了许久的苏咏霖控制不住自己,便满脸欣喜的开吃了。

“来来来,别客气,大口吃吧,哈哈,我从小就喜欢吃豆腐花儿,我还记得小的时候,家里有个大娘特别会做豆腐花儿,香香滑滑,一口下肚热乎乎,舒服极了。”

苏咏霖端着碗吃着豆腐花儿,一脸满足。

辛弃疾咬了一口菜肉卷饼,也是一脸满足。

唯有胡玮有点紧张,端着馄饨碗小口小口吃着,也不敢乱说话。

辛弃疾倒是没什么忌讳,开口就和苏咏霖闲聊。

“您幼时的早餐一定比现在丰盛吧?几次南下,我感觉南宋的官宦人家都是挺讲究的,吃穿住行什么的都有规矩,和一般人迥然不同。”

“那可不,讲究的不得了。”

苏咏霖稀里哗啦就把一碗豆腐花儿灌下肚子,算是给自己吹响了冲锋号,便夹起一只油煎菜饼,一口咬下去,里头韭菜的香混着油香就绽放在了嘴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