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七章 轻巧破飞刀

东京时间下午1点40左右,也就是下午的比赛进行40分钟,这个时候,作为当值裁判的林海峰先生从对局室内走了出来。

而看到他以后,王立诚,王铭琬,杨嘉源等旅日棋手纷纷围了上去,曾拿过“本因坊”头衔的王铭琬九段笑道:

“林先生,今天的棋怎么样,我们研究出来的那招还可以吧?”

林先生笑笑没有说话,这时候每人注意到,林先生的笑其实是一种苦笑。

林先生看向众人面前的棋盘,棋盘上摆的正是李襄屏VS张栩的实战进程,只不过林先生刚从对局室出来,他注意到棋盘上少了一手棋,那是实战的最新一手。

那手棋,是全局的第66手,是执白一方李襄屏下的。

林先生轻轻捻起一枚白子,然后把那手棋拍到棋盘之上:

“都来看看李襄屏的高招,大家觉得着手棋怎么样啊。”

“啊!……”

当看到李襄屏的实战后,王立诚和王铭琬面面相觑,王铭琬又和杨嘉源面面相觑——

今天张栩的黑19,正是“海峰研究会”的一帮旅日棋手共同研究出来的,大家都觉得不错在推荐张栩当飞刀使用。

然而李襄屏的这手却是众人之前没有想到的,这手棋完全出乎大伙预料。

几位九段都不吱声了,都开始细细品味这手棋,几分钟之后,曾拿过“棋圣”的王立诚九段率先赞叹:

“好时机啊!这步棋的时机真是恰到好处,啧啧,就这么简简单单轻轻一碰,好像就把黑棋的构思完全破坏了吧。”

没错,李襄屏的白66,就是一步普普通通的“碰”。

那个局部的棋形是这样:本局张栩第一手落子“小目”,然后在那个局部形成“小目二间高跳缔角”——

在李襄屏刚出道的前两年,这基本就是他最爱下的棋形之一,那么到了现如今,张栩在和李襄屏的比赛中他也同样运用出这招,这当然没有什么稀奇。

不仅这个“小目二间高跳缔角”不稀奇,其实李襄屏的那手“碰”同样不稀奇,他那手棋,其实就是在“星位”上碰一个,在对付这个“小目二间高跳缔角”的时候,这个“碰”是常用手段之一。

正是因为手段并不稀奇,所以王立诚只是感慨李襄屏下这步棋的时机——

而围棋就是这样,同样的棋形,同样的手段,然而你在不同时候下同一步棋,效果可能完全不同。

有的时候下可能是“不合时宜”,是恶手。

有的时候下可能就是普通的交换,是“正常分寸”。

可是在一些特定局面中下同一步棋,那可能就是绝妙,是时机恰到好处的“试应手”。

为什么很多高手常说,“试应手”是围棋中很高级的手段呢?道理就在这里,很多业余棋友搞不明白,明明是一步看上去很平凡的手段而已,自己并看不到什么杀伤力,然而高手却赞叹不已。

这就是“下棋的时机”在起作用,好的时机下一步平凡的手段,有时候甚至比妙手的杀伤力更大。

比如李襄屏今天的这手,就近乎完美的体现了这点。而要理解众多旅日高手的赞叹,首先就要从张栩准备的那步“飞刀”说起。

首先明确一点,他今天准备的,并不是那种非常酷烈的飞刀,也就说并非那种李襄屏一手棋应错,然后他当时就要起立的那种。

而是那种相对温柔一点的,和全局的配置有关,通过局部占一点便宜,然后在全局获得领先的一把“温柔飞刀”。

战斗首先是从棋盘右上角展开,在那个地方,本来是一个常见棋形,可是黑19突然变招了,本来应该缓攻的棋,张栩突然逼紧一路——

李襄屏当时刚看到这手棋的时候,他就觉察到异样,因为当时那个局部,李襄屏是有几枚棋子会受到攻击没错,可是当时刚开局,不仅棋盘很空旷不说,李襄屏的白子也弹性十足,正常情况下根本不担心受到攻击。

那么在正常情况下,黑棋最好的下法是实施“缓攻”,可是张栩突然来个“急攻”,比正常分寸逼近一路,他什么意思呢?

或者说,他想达到什么战略意图呢?

实话实说,对手的战略意图,其实李襄屏在上午时候就发现了,对手的真实意图,无非是想通过一阵急攻,逼迫自己就地做活,然后借着攻击的同时,先手抢到一步“二路小飞”。

没错,就是“小目二间高跳缔角”加“二路小飞”——有一点实力的棋友当然都知道,相较与“无忧角”,像“小目二间高跳缔角”——这样的棋形当然是相对空虚,不利于守住角部时空。

然而这样的棋形再加一步“二路小飞”的话,那情况就大不一样,多了这样一手棋,可以把角部时空守得很牢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