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第3/4页)

唐荼荼起了玩心,跟着比划了两个动作,活生生把自己玩成了个傻子。

她扭头再去看,那孩子已经把脸抬起来了,正睁着一双乌亮的眼睛瞅她,眉眼极秀致。

看见唐荼荼抬头,小孩立马伸出一只小手,把果盘往她的方向推了推。

“谢谢。”唐荼荼打量他一眼,又仔细打量好几眼,惊了惊:“九殿下?!”

小孩抿唇回以一笑:“火火!”

唐荼荼哭笑不得。

上回宫宴上一面之缘,她对这位九殿下印象颇深,唐荼荼虽然被宫宴上的混乱连带了,受了点罪,心里头郁闷,可再郁闷也怪不到这孩子头上。

因为他那个疯疯癫癫的母亲,唐荼荼还惦记了他几天。

她问:“你怎么出宫来了?”

九殿下慢腾腾眨眨眼。

“你偷偷跑出来的,还是你二哥带你出来的?”

九殿下不知是听不懂,还是怎么的不吭声,只冲着她笑,露出单边的小酒窝。唐荼荼寻思这孩子早慧,这样简单的对话他应该能听懂,大概是这话问得不该。

他只是隔会儿叫一声:“火火!”挺高兴看见她的样子。

这孩子说话少,难得蹦出几个字,身边几个小太监全喜眉笑眼看着,望着唐荼荼的目光里含有企盼。

唐荼荼便拿小儿话的调调哄他说话:“不是火火,是姐~姐~”

她把三岁稚童当牙牙学语的新生儿教,九殿下便字正腔圆地跟着念:“姐~姐~”

唐荼荼:“哎,对了!认得这个不?”

九殿下:“梨子。”

“你爱吃梨不?我给你削个梨好不?”

“好!”

晏少昰回府时,一大一小正玩得起劲,他才迈进院门,眼皮就欢快地蹦跶了几下。

唐荼荼拿了个绣球,逗猫似的扔到一丈之外,九弟哒哒哒跑过去,捡回来,两人叽里咕噜地笑,再扔,再捡。

“小祖宗,小祖宗不敢这么跑!摔着碰着可怎么是好哟?”身后的教养嬷嬷捧着一颗心,快要吓出病了。

唐荼荼劝她别着急:“小孩学走路都是摔过来的,你们天天牵着抱着,所以他才走不稳。这个年纪再走不好路,骨骼发育就要出问题了,你瞧,这不跑得挺好嘛。”

晏少昰挥退下人,把小九抱在腿上,占了他的座,挨着唐荼荼坐下了。

“前阵子,我托吏部给你爹物色了几个合适的缺儿,你瞧瞧。”

他让人去吏部抄了各地官员缺额,从南到北各地的缺额全列在上头,大有天下任你挑的意思。

唐荼荼一个一个看下去。

天津写在最前头,因为天津是直隶州,同样的官职会比别的上府高一品,缺额有正五品同知、正六品通判。

太原、邯郸两地各缺一名六品同知;甚至还有安徽亳州、睢州等地的正四品知州,也列在上边,这两地地界穷,官员一任三年,有功绩的留任,没有功绩就要贬谪了。

晏少昰目光随着她的视线落点走,唐荼荼在安徽那一页上稍作停留,晏少昰立刻说。

“安徽太远了,你爹双亲健在,都是古稀老人了,要是有点灾啊病的,为人子女却赶不回来,岂不是叫你爹抱憾?”

“噢,有道理。”唐荼荼咬着食指关节,又绕回前几页离京城近的。

她听爹爹说过,京官太多了,升官全凭一年一年地熬资历,有门路的都会想办法外放,在外地做出了功绩,涨了资历,回京后仕途会平坦许多,将来好升官。

可外放的名额难求,爹年年盼着外放,往年连信儿都没听着呢,吏部的任免调度就全排好了,大表就贴在午门前公榜示众了。

晏少昰慢条斯理,把各地的优缺点掰开揉碎了讲给她听。

“我瞧天津最好,京畿之地,好立功,你别看同知和通判官品低微,职权却不小,这可是直隶省,杂务处理好了,回京以后越两品擢升的也大有人在。”

唐荼荼指着纸上问:“同知和通判是做什么的?”

晏少昰:“同知算是知府的副官,辅佐知府管理治安、税赋、粮务、水利等诸事。”

“通判官小,却是由吏部直接委派的,掌监察权,能裁决一地税赋、兵民、狱讼诸事,要是查出官员贪腐、渎职,还能越级上奏,每年回京述职时直接觐见皇上,面圣陈事。”

好家伙,天津同知相当于直辖市副市长,通判等于中央督察员,能绕过上级直接跟大领导告状的。

唐荼荼对着这一排缺额,左看右看,心里总觉得不安稳,扭头望着二殿下。

“这么要紧的职位,殿下觉得我爹能做得来么?”

天津是上府,面积有别的下府三个那么大,爹是古板人,虽说他在礼部干了好多年了,可礼部全是按章程办事,一切都有古礼可循,不算是正儿八经的管理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