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荀谌会想到范城并不是偶然之事。

与许攸一样,他听说张邈张超兄弟自小沛出兵,来东郡援救臧洪时,除了二张打仗的本事,行军的路线外,彼军究竟在哪里渡河,这是个十分重要的事。

大军在哪一个渡口渡河,同样意味着接下来后方辎重要走哪里,也就意味着二张的粮草将会囤在哪里。

自王景修渠筑堤后,东郡至青州的黄河两岸大致有几个渡口,荀谌还是清楚的。

青州战乱频仍,土地荒芜,路途又过于遥远,张氏兄弟不当绕行青州。

而东郡境内的黄河渡口,离青州最近的便是仓亭津。

它原本是一处十分繁华的渡口,往来东郡的商船都会在这里停一停,将青州的海产,雒阳的绸缎,又或者是更远处的货物运过来。

但时逢乱世,交通隔绝,这些货船渐渐便少了,尤其青州数场战火下,河两岸已再不见什么商船,仓亭津也就冷落下来了。

但这一处河滩平缓,视野宽敞,仍旧是难得的渡口。

如果张氏兄弟扎营在此,隔河便是泰山支脉的鱼山。山路虽复杂,泰山寇尽可自如穿梭其中,放心运粮。

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泰山寇为什么要帮他们?

荀谌性情有些高傲,但做事却谨慎极了。

他出行时便想过,沮授为何要他另领一军,不与张郃高览同行?

沮授防的到底是张邈,还是刘备?

在他看来,如果这一切只是一场虚惊,张氏兄弟不过误打误撞地度过黄河,误打误撞地杀了颜良,大军白跑这一趟,在河岸上屯兵数月也没什么。

但如果这场战争源于刘备试探性的攻击,那一切就不一样了。

先拿仓亭津,而后再图东郡,到时便可南北夹击兖州,击破曹操后,再图河北。

荀谌这样想了一会儿,又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是荒谬。

如果东郡是说丢就丢的地方,莫说主公懒得来打臧洪——他根本不会将东郡从曹操手中分出来!

没错!东郡是兖州的一部分!但被袁绍扣在了手里,不曾归还亲如兄弟的曹操!

这是河北的门户,荀谌想,刘备若是真欲图东郡,那就是一场避无可避的大战了。

在他继续南下行军的不久之后,斥候带来了他想要的消息。

这位高冠博带,风度翩翩,画风和全军都不太一样,因此格外引人侧目的将军坐在一棵古树下,仿佛赏春一般赏玩着满树飘飘洒洒的白花。

但参军领着斥候回报消息的时候,内心多少有些震惊,想不明白这位年轻将军到底怎么想到要去探查范城的。

他只是恭敬地将所见所闻都报之给了将军。

——包括城下有张邈的军营,城门并未关闭,许多平民和商贾甚至跑过来与营中士兵做起了交易。

这诡异的一幕说出来后,将军却一点也不显得吃惊。

“范城城墙高几许?宽几丈?可曾修缮过?”他问道,“周围十余里可曾坚壁清野?”

“墙高不足二丈,宽亦不足二丈……”斥候回报道,“不曾修缮,亦不曾坚壁清野。”

“军营呢?”

“其营栅栏高约二丈有余,亦布拒马,其中大营套小营,又有三层壕沟,防范十分严密。”

一阵清风袭来,花瓣飘落在这位年轻士人的肩上。

他从席子上拿起了麈尾,轻轻地将它扫开。

“既如此,唤营中工匠即刻准备起来,”荀谌说道,“敌军的营寨须得攻克,叛将的城池也要打下来才行。”

一旁的参军吃了一惊,“将军,范城令也许是被迫……”

荀谌轻轻地看了他一眼,平静极了,又冰冷极了。

参军被那一眼惊出了一身冷汗,连忙带着斥候退下,缄口不言。

雾气散了。

一面面旗帜在阳光下仿佛连成了一片。

当箭塔上放哨的士兵发现这一幕时,他几乎有些惊慌失措,立刻同时拿起了一旁的焦斗,拼命地敲了起来!

这急促的声音引起了下方士兵的警觉,立刻呼喝跑动了起来。

士气还未从昨晚的打击中恢复,因此有些萎靡的士兵们惊慌极了!即使屯长与队率们在大声喝骂,要他们抓起盾牌和武器,准备迎接战斗时,他们仍然无法从恐惧中脱离出来。

而且这些小军官下达的命令也不那么清晰——他们要准备战斗,可是在哪里战斗?是在辕门之外,还是在营中?是按小队为建制战斗,还是按曲,按部?他们要怎么战斗?是隔着栅栏同敌军用长矛互戳?还是先把水预备起来防止敌军防火?

士兵们这样茫茫然,军官们也一样地茫然,颜良已死,许攸虽可暂代主帅之职,但他却不擅面对这样仓促的战斗!

他需要先问一问敌军是从哪一个方向来,多少人,马步兵各多少,再问一问昨夜回撤到城北的左右翼都是怎么扎营的,各自的布营情况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