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上元
阿恒傍晚方归,带回了数十几只灯笼,大的如簸箩,挂在正门口,小的只有个柿子大小,红彤彤的串成一串儿,挑在干枝上,也别有一番趣味。
我站在廊下看他上蹿下跳挂灯笼,不一会儿功夫便把整个院子装点起来了。枝头雪还未消,再坠上五颜六色的灯笼,让原本素雅的小院一下活络起来。等到天色一暗,灯笼点起来,暖光映在雪上,流光溢彩,烨烨生辉。
阿恒挑着串柿子灯笼冲我笑,“好看吧。”
我点点头笑问:“上元节还没到,怎么都点上了?”
“我先试试,万一有坏的呢,”阿恒过来与我并肩站着,眼里映着满院子灯火,“明天就是上元节了,你离京这么久是不是都忘了长安城的上元节是什么样子了?明天你就跟着我,咱们先赶早去东市吃一碗浮元子,入了夜就得排老长的队了。然后再去朱雀大街看灯,到时还会有游行的花队,踩高跷的,戏杂耍的。到时候我把小莺儿一块接出来,她没见过这些,肯定觉得稀奇。”
“长安城里到底还是国泰民安,”我笑着点点头,“以前在柳铺上元节也挺热闹,柳二叔还会自己做泥墩儿,蹿得比村口的大柳树还要高。不过这几年烽烟四起,大家都没有这个闲情了。你在漠北待过,那儿的百姓都是怎么过上元节的?”
阿恒眼里的光一下子黯淡了,浓稠如黑夜一般的东西席卷而来,将他脸上那些笑意一点点蚕食殆尽。
我点到即止,再要开口,阿恒突然道:“那一年上元节突厥骑兵突袭了一个镇子,名叫剌木铎。他们把镇子抢掠一空,临走还放了火。那场火烧了整整一晚上,隔着大半个荒漠我们都能看见火光。可是等我们赶过去的时候,那里已经烧没了,一整个镇子,什么都没了。”
起了夜风,我拢了拢氅衣,轻轻叹道:“他们当真可怜,战事一日未歇,他们就得担惊受怕一日。朝不保夕的日子我最清楚了,日不能安,夜不能寐,地荒了也无人耕种,遍地都是孤儿难民……”
“好了,不说了,”阿恒打住我,“起风了,回去吧。”
我余光瞥过阿恒的手,紧握住雕花阑槛,指尖泛白,已经没了血色。
“好。”我点点头,随他回房去了。
一回头却看见一个身影也立在廊下,孑孑独立,身形单薄,眯眼看着满院子的灯火,不知道在想什么。
顿了顿,没敢上前打搅,跟着阿恒进了房。
第二天一早,阿恒果然把小莺儿领了来。小丫头这几天一直寄养在景家,原来的红头绳换成了官家小姐才有的新花样,两条麻花辫梳成了髻,桃粉小袄红斗篷,映着身后的冰雪,像一支含苞待放的红梅。
几日不见,人竟然还胖了一些,我一开始没敢认,等到了近前才看清模样,一时有些哭笑不得:“她怎么……这幅打扮?”
阿恒无奈道:“你也知道,我们家就大哥二哥和我三个儿子,我娘和大娘一直都想要个女儿,奈何我爹常年不在家,就……未遂吧。小莺儿一去她们眼都亮了,为了争人差点打起来,我今日要带小莺儿出来还险些跟她们闹翻脸。她们说咱们小莺儿天生就是个美人胚子,拾掇一番就成这样了。”
小莺儿不安地看着我的脸色,小心道:“玉哥儿你是不是不喜欢,不喜欢我就摘了。”
说着就要去摘那些头花,我急忙拦下,笑道:“咱们小莺儿确实好看,是我当初手拙,不会打扮。”
小丫头这才开心了,拉着我便要往外出,“阿恒哥哥说今天要带咱们去看灯,咱们快走吧,去晚了人就多了。”
“先等等。”我站着没动,“你先跟我进来见个人。”
老相爷今天精神还不错,早上起来吃了一碗稀粥,又被阿福叔盯着灌下一碗黑糊糊的汤药,这会儿正坐在堂屋里瞅着那棵罗汉松看看还有什么补救的措施。”
我带小莺儿进来,冲老相爷行了一礼,又冲小莺儿道:“跪下,磕头。”
小莺儿眼里的疑惑一闪而过,却也没质疑我,听话跪下叩了三个头,这才站起来怯生生躲到我身后。
“好,”老相爷笑着受了,冲我们摆摆手,“去玩吧。”
临走我看见老相爷拿着剪刀在两根枝条前犹豫片刻,最后咔嚓一剪子,把最后一根好枝给剪了。
举着端详片刻,然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阿福叔回来估计又要抓狂了。
上元节在长安城果然备受重视,天色还大亮街上已经挤满了人,家家户户门前都挂起了红灯笼,花样百出,争奇斗艳。
东市门口的浮元子店前还是排起了长队,一直排到晌午才轮到我们,店里已经没地方了,我们仨只能捧着碗站在街边吃。碗里热气腾腾,浮元子滚圆,外皮软糯,里头包的是糖拌花生芝麻,再细细尝来还有一股桂花香。刚出锅的浮元子滚烫,咬一口烫的舌尖发麻,我们仨却都连话都顾不上说,一边吸溜着一边狼吞虎咽吞下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