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第2/4页)

他比初挽大一岁,以前见过陆守俨,他还小的时候,陆守俨已经参军了,很高健的样子,在他的感觉里,陆守俨也是长辈,他也要客气地叫一声陆七叔。

没想到现在初挽升了辈分,他也跟着升了。

几个人这么吃着饭,又说起那批567瓷器的情况。

解放后,新中国大力培养陶瓷美术家和能工巧匠,引用了西方科学技术,突破了清朝时候胎釉彩料配方的技术瓶颈,这一批瓷器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可谓是举国之力,与国共荣,可以说代表了当时中国最高的烧造水平,成为时代绝响的红色瓷器。

而现在,正是这批红色瓷器捡漏的最佳时期。

易铁生便大致介绍了下:“这家窑厂以前是老师傅坐镇,他们是建国瓷厂底下的柴烧窑,都是出口外贸的,那些外贸单子都有多出来的,本来应该是自己留着内销或者慢慢卖,不过总有些没卖出去的,时候长了,积压在那里,也没人管,现在要企业改制了,就把以前的底仓给清理了,打算往外出,这里面有些是有些年代的,不愿意贱卖,因为提起这事,我爸前几天过来,挑了十几件,都还不错,一件才三块钱。就这,还是喊高了,其实他们不容易卖出去。”

初挽听着,明白这里面的缘由。

567瓷器是建国后三十年红色官窑瓷器的统称,但是这里面自然也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有些是日用品的,自然比较粗糙,有些是给外贸做的,甚至是限量的,那价格自然非同一般。

事实上,后来那些567精品瓷器,很多都是国外回流的,最精彩绝伦的,国外根本见不着。

如果这家的底货有精品,在国内自然不好卖,一般老百姓不需要那样的好货色,而瓷器收藏爱好者连民国清朝的都嫌弃“年分浅”更别说这567瓷器。

当下初挽又详细问了问,约好了今天先休息,明天一早易铁生带着他去看瓷。

当天住在国营旅馆里,初挽早早就歇下了,反正什么事基本不用她操心,陆守俨能把什么都给安置妥当。

她泡了脚,舒服地躺在那里,陆守俨倒了洗脚水,又收拾了收拾,也躺下了。

她笑看他:“原来你一直替我关注着呢!”

陆守俨便将她揽过来:“当然,你的事,我能不关心着吗?”

初挽听着,自然浑身暖融融的,他就是对她好,对她的事上心!

陆守俨看她这样:“早点睡吧,明天不是还得去看瓷。”

初挽其实有些不太甘心,虽然现在怀着孕,但是她蠢蠢欲动。

陆守俨显然发现了,稳稳地握住她作乱的手:“别闹,睡觉。”

初挽见此,只好罢了。

自从她怀孕后,他还真是修身养性,修了一个波澜不惊。

现在怀孕,确实容易累,她靠在他怀里,倒是没多久就睡着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后,由陆守俨陪着,过去那家仓库看瓷器。

这家库房就在景德镇珠山区,减紧挨着莲花塘,进了厂子就能看到成片砖木结构的坯房,几十米高的青砖烟囱冒着烟,一旁青石板巷道上湿淋淋的,残留着陈年的泥坯和瓷渣碎片。

易铁生和门卫说了说,很快就有一个方脸汉子过来了,戴着草帽,脖子上挂着发黄的白手巾,看到他们,便让他们跟着过来。

这人带着他们七拐八弯地往前走,路并不好走,陆守俨伸手,不着痕迹地伸到初挽后面,略护着她。

那方脸汉子便随口介绍着,说这里其实是以前清代御窑厂,民国年间给废弃了,一些窑口成了私人窑,解放后被收编,才归到国有窑厂。

他显然以为陆守俨才是买家,对陆守俨道:“你们买这个,肯定不亏,我们这些瓷都是按照以前御瓷规格烧的,那标准高着呢!那时候干得起劲,烧得也好,要响应号召,烧出好东西换外汇哪!现在不行了,现在他们烧得那些太次了!”

他这么说着,终于带他们走到了一处库房,这库房眼看着都要废弃了的样子,杂草丛生不说,旁边低矮的石棉瓦挡板都已经破了,看起来有附近农户养的鸡竟然来回,上面沾满了鸡屎和泥巴,透着一股子奇怪的味道。

那方脸汉子带着他们往里走,里面散发着潮乎乎的霉味,而就在那片霉味中,陈列着一些几乎要糟腐了的木箱子。

他将一片破毡布揭开:“就是这个了,你们随便看吧,这些都是。”

说着,他点燃了一根烟,捏着要抽。

陆守俨见此,待要说什么,初挽握了握他的胳膊,制止了他。

“没事,这边通风好。”

陆守俨见此,也就罢了。

当下易铁生把那些箱子打开,拿出来一些,陆守俨从旁帮忙,初挽便挨个看看。

这些瓷器里应该是积攒多年的库存,五花八门,各种样式,各个年代都有,大部分是不值当收藏的,不过也有一些好的,就得慢慢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