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第2/2页)
翠禽是第二日一早回来的,一面蹲在小案上吃饭,一面回禀:“奴婢亲去衙门前瞧了,有立新后的告示,就贴在县衙的八字墙上。又去了陶府,陶老大人说,昨日新到的邸报,确有立后选妃的一事。府衙、江州那里,隔得远了些,还不曾有消息传来。奴婢瞧着,并不像假的,君侯只怕是真的要立新后了。”
林容闻言,这才放心:“倘若是真的,那自然是好!”
翠禽望向窗外荡秋千的小主子,担忧道:“倘立了新后,小主子以后便要叫旁人母亲了。将来君侯还会有许多小皇子小公主,不知道待小主子,又会有几分上心?”
这话林容回答不出来,反叫她郁闷起来,默默道:“阿昭是他亲手抚养长大,便是日后不上心,那也是有限,总会念着从前的父女之情。”
翠禽反驳道:“哪里会呢?听老嬷嬷说,县主也是叫仙去的老大人亲手抚养过的,后来还不是叫送去雍州联姻了。”
林容嘴角微微抽搐,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默了半晌,道:“好了,不说这个了。陶府有没有被我连累?”
翠禽摇头:“姑娘放心,君侯并没有发作陶府。陶老太爷还被重新启诏,不日就要往洛阳赴任了。听说是升了官,奴婢去的时候,陶府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正摆宴席呢?”
升了官职,大摆宴席?这样反常,倒叫林容生出一丝疑虑来,抚着美人觚中的花叶,叮嘱:“立后选妃的时,洲府那边有了确实的消息,立即回我。”
这样过了三五日,阿昭的病便全然大好了,记着那天林容的允诺,吵着要去天台寺瞧牡丹,一口一个娘亲叫着,憨态可掬,颇为乖巧。
虽也是黄昏时分,林容也无所不应,吩咐人下去,命人备船启程。
刚预备出门,便见师兄陈毓仁提着一盏精致的琉璃灯过来,瞧见林容怀里正抱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姑娘,愣了愣,唤:“师妹,这是要往哪里去?”
林容笑笑,回:“天台寺的牡丹开得极好,我前几日说了一嘴,叫这小丫头记在心里,嚷嚷着叫我带她去呢?”
林容说完,阿昭便小声嘟囔着抗议:“娘亲,我没有嚷嚷。”
这些日子,医馆内外,林容去哪里,这小姑娘便跟着去哪里,一时众人都议论纷纷,有人说听见那小姑娘唤林大夫娘亲,有人说是林大夫亲戚家的孩子。只张老先生只当做没这回事,众人也并不敢去问。
陈毓仁本不大相信,他那医术高明、冰清玉洁的师妹,怎么会有一个这么大的孩子,连敏行兄那样有俊容仪的君子也瞧不上的人,怎么会嫁给那些凡夫俗子呢?
这时,听见阿昭的话,陈毓仁不信也得信了:“师妹,你……真是你女儿?”
林容本不想声张,阿昭终究是要走,要回洛阳去的,正想含糊过去,却见那丫头目光灼灼地望着自己,笑笑,只得点头承认了:“是,是我的女儿。”
陈毓仁望着林容直叹气,手上拿着一本古籍,道:“天水阁的藏书从不外借,敏行兄替你抄了一卷医书,托我交给你,谢你的救命之恩。”
林容接过来,翻了翻,果是那卷自己心心念念的古籍,只这一字一句抄开,只怕颇不容易,有些不好意思:“替我多谢他了,救命之恩,只是戏言而已,实不必当真的。”
两人站着说了好一会儿的话,阿昭等得不耐烦,趴在林容肩上,小声道:“什么时候才能走啊?”
林容只得止住,抱着阿昭往天台寺而去,这时已经是五月中旬,天台寺的牡丹还开得正盛,花如小斗,数十株牡丹花,枝叶层叠交错,直攀到寺庙的二楼去。
母女二人提灯行在花丛中,不时私语几句,直至夜半,方才乘舟尽兴而归。小舟摇曳,江中渔火寂寂,忽遇伶人在船头唱曲儿,宛转悠扬。林容抱着阿昭,靠着船窗坐着,微凉的月光倾泻而来,一时不知是月色美,还是江中景致更美。
林容并不急着回去,仍由小舟飘荡,天明时分,这才弃船登岸。
见翠禽已经侯在那里了,手上拿着一封信:“姑娘,是江州六姑娘的信。不知谁把消息传到她那里去,一时听说您还活着,痛哭了一场。她已有了六个月的身子,说是不大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