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三更三更君(第2/4页)
假如不晓得他方才在干什么的话。
皇帝正在喝一碗汤药,他们三人上前,跪拜参见,皇帝也无动于衷,喝了两口药,才闭上眼睛吁了口气。
抬眸望着地上三人,皇帝唇角一挑:“杨侍医,总算回来了,看来……不辱使命啊?”
杨仪低头,她不知道该怎么应答,难道要把之前那一场遗忘掉?就按照皇帝给杨家的那什么旨意来办?可又猜不透皇帝的真正意思,总不会是要秋后算账,变本加厉吧。
杨仪绞尽脑汁:“回皇上,是皇上的洪福,才叫海州靖平,倭寇遁逃。臣却是没做什么。”
皇帝轻笑了声:“你过来。”
杨仪的目光所及,看见薛放的袍摆似乎动了动,她深深呼吸,声音极其的平静:“是。”
起身走到皇帝身旁,皇帝望着她:“你瞧瞧,朕喝的这药是什么?”
魏公公忙把那药碗接了过来,里头还有小半碗药汁。
杨仪不敢贸然打量皇帝,只闻了闻药汁的气息,汤色,说道:“气息偏辛辣清凉,带些许甘甜,这苦中带甜……应该是有荆芥穗,川芎……薄荷,甘草……”
她这才抬眸看向皇帝面上:“皇上是风热上攻……或许会引发头疼、喉咙肿痛?”
魏明很松了一口气的样子,皇帝则笑了起来:“你们没有跟她透露朕的详细吧?”
“哪里敢呢。”魏公公忙笑道:“只是正如皇上所说,这自然是瞒不过杨侍医的眼的。”
皇帝也没有再喝下去,挥手叫拿走。
魏明把汤药给了一个上来的小太监,自己也退后了两步。
皇帝对杨仪一招手,把雪白的手腕向上。
杨仪毕竟是给他看过几次的,自然明白何意,当即半跪下来,为皇帝诊脉。
顷刻后,杨仪道:“皇上的风壅之症正在消减,只要按照方子再喝两日药,自可无恙。”
皇帝轻叹了声:“也罢。”他口中说着,眼睛斜睨着杨仪,却又看向前方。
如同才发现了一样,他道:“怎么还跪着,两位爱卿还不平身?”
俞星臣跟薛放谢恩起身,薛放不由抬眸向前看了眼。
皇帝望着他的反应,望见少年锐利的眸子,他微微一笑:“薛放,这一趟海州之行,据说极凶险,你的手臂如何了?”
薛放道:“多谢皇上垂问,幸亏杨侍医救治及时,总算还保住了臣全手全脚。”
皇帝似笑非笑道:“看样子杨仪果然是去对了。”
薛放正要开口,突然想起江太监叮嘱自己的话,便低下头,仿佛遵命般应了声:“是。”
皇帝凝眸看了他半晌,转向俞星臣:“俞爱卿,你是他们之中最沉稳的一个,就由你来将这趟海州之行种种,跟朕面禀吧。”
俞星臣恭恭敬敬道:“臣遵命。”
于是就把在沁州破了河上浮尸案子,引发刺客暗杀。
乃至去了海州,调查食人怪案……所有来龙去脉,详细说了一遍。
他的口齿清晰,条理清楚,连杨仪跟薛放这两个亲身经历的,不由也听得入神,皇帝更是听怔住,只顾望着他,竟忘了开口。
其实在这之前,俞星臣自然写过折奏送回京内,皇帝早召见过冯雨岩,得知了所有,不过这又怎么比得上听俞星臣亲口说来一般如临其境呢。
俞星臣一直说到那日薛放跟倭寇流主大战,县衙内的巨变,如何的涉险,以及如何化险为夷,巫知县如何殉国等等,尽数说明。
包括那巫捣衣原本是假冒的、真正的巫小姐早在孩童时候就跟夫人一起殒命,也并无隐瞒。
只不过,关于海州堤坝的那一件事,他当然是一个字也不曾涉及。
另外就是宁振几乎被巫捣衣蛊惑的话,也一概压下。
海州不能再没有宁振。
而皇帝若是知道此事,必容不得宁振。
皇帝听完后眉头微蹙:“难以想象,倭国竟用心良苦、歹毒如此,用数年时间来布局,连一县之主的家眷,也成了他们的人……这次要不是巫丹殷破釜沉舟,用怪案来引钦差前往,只怕当真给他们得逞了。”
俞星臣道:“这自然是皇上洪福,叫倭贼们数年布局毁于一旦。经过此番后,想必一两年内,倭贼必定无力再探爪东南。”
“哼,”皇帝却不置可否:“该处理的那些不作为的官员,可都料理妥当了?”
俞星臣道:“是,一应当地官员的起降,微臣路上已经命人快马加鞭回京,递交了折子。”
皇帝道:“朕因为头疼,懒怠多看,不过俞爱卿办事,朕是深知的,必定无碍。”
俞星臣垂首:“臣愧不敢当,只是尽心竭力为朝廷而已。”
皇帝一笑:“难为你,明明是玉堂金马的人物,要跑去那种危机四伏的地方,如今能全身而退,且把事情料理的妥妥当当,是你的福气,也是大周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