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昔日同袍蔡政(第2/3页)

且没有什么雕琢的手笔,只有简单,朴素,大气和典雅。

“这是?”温润有了点猜测。

“这就是你心心念念的望江亭,上去吧。”王珺拉着他,毫不避讳的上了望江亭。

“这里就是望江亭?”随后跟来的就是王玫一群女眷。

“对,这就是望江亭。”王珺道:“咱们永清府的那个在码头旁边的赏雪台,就是学的这个望江亭而建造的,为的是风雅一下嘛。”

他还记得永清府的赏雪台呢。

因为温润在那里赏了不止一次的雪。

“这就是汉代的望江亭?”温润扫了一眼亭子的顶上,发现这亭子的顶上同样是用七八个石条搭建起来的,但是石条上盖着的却是干燥的稻草或者是茅草。

“亭子顶不是汉代的吧?”温润好奇的还想上去摸一摸,无奈个头太矮,手臂太短,够不到。

“亭子是石头砌成的,真是汉代的东西,可顶上不行,这顶啊,听说他们这里的文人雅士们年年都换,春秋两季的时候换一次。”王珺道:“你不是要看汉代的亭子吗?这个就是了。”

温润看了一眼亭子:“望江亭……的确是汉篆的写法。”

亭子上没有匾额,但是在亭子的正中间,立着一个只有半人高的汉白玉石头,上头刻了“望江亭”三个字,用的是汉代的篆书。

一般人还看不太明白呢!

“不是,秦篆我知道,汉代也有篆书吗?”王珺听温润嘀咕过很多次的书法啊,字画什么的,丠丠但是他就记住了开头的那么几个有名的朝代的字体。

比如说秦篆汉隶啊,唐飞白,宋瘦金……。

“汉朝书法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起初,汉承秦制,初用篆书,后来篆书呈现出衰落的趋势,隶书得到蓬勃的发展,并在东汉进入鼎盛时期;草书(章草)在汉代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一种字体;楷书和行书也开始萌芽。石刻和简帛为汉代书法的主要载体。”温润伸手去摸了摸那刻着字体的石头:“一般来说,石刻都是汉隶或者是汉草,汉篆的时候可少,因为汉承秦制,小篆是重要的应用文字之一,东汉以后才逐渐被隶书取代,但在许多特殊的重要场合仍然被使用着,因而两汉对小篆书来说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字体,只不过汉末的时候,就逐渐不用了。”

温润发现这个石刻,晶莹圆润,上头都有了厚厚的一层包浆:“看来不少人摸过这个石刻,这都磨得圆溜溜的啦。”

“哦……。”温润说的这些,在场没人听得懂,跟听天书似的,一个个一脸狗看星星的架势。

温润也没在意,他在亭子里外来回的溜达,摸摸这个,蹭蹭那个:“只可惜,就有望江亭三个字,也没个落款。”

“哥夫,哥夫!”王玫站在旁边,面朝东南,大呼小叫:“你看!”

温润扭头,正好跟王玫看的方向一致:“好漂亮啊!”

原来这边看过去,果然能看到江面,江岸上繁花点点春景美,江面上白帆点点渔舟渡,周围青山翠绿,春风习习。

果然是个观赏景色的好地方,就是太难走了。

温润也终于知道,为什么王珺给他准备了滑竿,抬着他上来,他自己肯定上不来。

王玫也觉得这里的景色不错,这是在深宅大院里看不到的美丽风景。

只有王珺觉得无聊,景色什么的,他根本观赏不来,带温润跟王玫来,是因为温润想来看一看,他觉得既然来了,那就来看一看吧!

在山上待了能有一个时辰,就下山了。

折腾了一圈,回去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正好赶上吃午饭。

午饭也挺丰盛的,船老大在这里又补充了不少的食水和一些必需品。

翌日又在这里的街道逛了逛,买了一点东西,王珺跟温润没觉得什么,王玫却很高兴,这孩子从来没有去过远地方,还不如温润呢。

起码温润前世的时候,去过很多地方旅游,是公费旅游的那种哦。

单位组织的春游秋游,或者是年终游,去的地方远近都不一样呢。

第三日他们就登船走人了,在江上漂了三天,第四天的下午,王珺叫人靠岸。

温润出了船舱看了一眼:“好大的码头!”

“这里是官府专用码头,一般的船只不让停靠。”王珺指了指船头上的大旗:“这是我的将旗,代表我们这是官船,运送官兵的船也是官船,且我这船上可不止有官兵,还有官眷在,不停在这里停哪里?”

码头是一个很乱的地方,官府的码头还好一些,公用的码头和一些商用码头以及私人码头,来来往往的人太多了,三教九流什么都有。

他们的船停在了这边,就有专门负责的小吏跑过来,小豪出面,跟他交接了一下,验看了关谍和文书等物,确认这是北上京城,带着家眷赴任的武将,就安排人上岸住宿,食水等等都是他们提供,有点像是水上驿站,不过是需要他们付钱的,价格合理,照顾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