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莲花坳的新颜(第2/3页)
ьEǐЬEī。
。
很快就躺在了凉席上,天气太热,温润躺在凉席上,很是舒服的道:“还是老家的凉席舒服啊,这床本身就是个大凉席。”
“嗯,这是用竹子做的凉床,夏日里睡着很舒服。”王珺给温润将土布单子盖在了肚子上:“睡吧。”
“哦。”温润闭上了眼睛:“家乡的味道呀……呼……呼……。”
“你呀。”王珺摸了摸他的头。
温润一觉睡到大天亮,本来要吃过早饭就去莲花坳的,可没走成,因为天下雨了。
“怎么这个时候下雨了?”温润看着外头缠缠绵绵的雨,有些不高兴,他都准备好,要回老家了。
“明天回去吧,不差这一天。”王珺拉着他,走抄手回廊,去了太子殿下那里:“怎么在谈事情吗?”
跟来的人可不多,他们这边没什么事情,都想休息一日。
可太子殿下却跟几个跟来的官员在书房里坐着呢。
“没,没说什么,他们只是来给我请安。”太子殿下笑着摆了摆手:“好了,大家没事儿就回去吧,明日雨停了,咱们回莲花坳。”
太子殿下用了个“回”字,他将莲花坳视为他在江南的“家”。
“是啊,明天回去。”温润也是这个意思。
第二天果然天晴了,趁着温度没上来,他们日出之前就用了早饭,太阳没得升起来,他们就已经开拔,回莲花坳。
因为走得早,到了莲花坳的时候,还没到中午呢。
温润看到这里的道路,跟滇南王府是大道直通的,走的一点都不颠簸。
陈旭邀功似的告诉他:“这条路修的是石板路,下头压制的是石砖,结结实实的,只要不抠出来,能用个千八百年。”
道路两边同样种满了桃树,代表的是温润教书育人,桃李芬芳。
沿途的池塘里种的都是莲花,而且其他的良田里,多数都是水稻,沉甸甸的水稻穗子,看着就那么让人开心。
如今正是水稻灌浆的时候,他们这里靠近江北了,稻子只能种一季,不过现在的稻穗还没变黄,过几日天气干燥起来,成熟了的稻穗,十分好看。
等他们到了莲花坳那边的山底,温润出了马车,看到眼前的莲花坳,都市傻眼了:“这是……莲花坳?”
“是啊,发展的不错吧?”陈旭麻利的下了马车:“现在这盘山道,可以并行三辆马车,莲花坳已经没有土胚房啦,都是砖瓦房,如今虽然人口没怎么增加,可日子过得不错。”
何止是不错?简直是天翻地覆!
温润一开始记得,莲花坳就是个小地方,后来发了点财,也没多富裕。
家家户户都还是农家院的模样儿。
现在么,家家户户都是青砖大瓦房不说,还都是正儿八经的江南民居,徽派建筑。
江南民居注重前街后河,但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人们,其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如今的莲花坳,几乎家家户户都跟老王家的宅子差不多。
可能没有老王家那么大,但是一家家十分的讲究,且修建的整整齐齐。
另外就是莲花坳的路况变得好了,街道上也干干净净的,看着像是一个山腰间的镇子,而不是一个村子。
“这太不错了!”温润瞪大了双眼:“看着都不像是曾经的莲花坳了。”
“上去吧!”陈旭带人往上走。
现在的莲花坳大道蜿蜒而上,他们到了村子口的时候,村子口那里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这里修建了一个门牌楼子。
正确的说,是门楼。
在古代,城市基本的居住单位为里坊,早期的里坊设有坊门专供人们进出,这些坊门称为“闾”。
有时,闾门之上会写出里坊的名称,还可将功臣的事迹和姓名雕刻其上,予以表彰,是为表闾制度。
由此,闾门慢慢发展演变成牌楼,所以,牌楼也具有记载地名、表彰功德的功能。
莲花坳的门牌楼子,是做的十分华贵,因为这种门楼建筑特别考究。
门楼顶部结构和筑法类似房屋,正中间的位置上,用金漆写着“莲花坳”三个大金字,看那字迹,还是御笔!
“什么时候有的这个御笔啊?”温润都看傻眼了好么?这种东西,竟然出现在莲花坳村口……也不知道西边的村口,有没有修个小的?
门楼是用青砖建造而成,采用磨砖雕花工艺,素雅的色彩、高挑的屋角、玲珑剔透的砖雕,更显出门楼的挺拔秀丽与庄重大方。
砖雕工艺做法精致,雕刻题材多为各种吉祥寓意图案,如“天官赐福”、“福在眼前”或其他历史人物故事等,其花草、人物图案造型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