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3/3页)

穿着差不多,发型上三孩子却有区别,高长松看着高香兰头上的俩小啾啾,竟有些手痒,在她低头认真啃饼时伸出手指戳了把,等小姑娘感觉到头上有动静,茫然抬头时他又作正经状,该做什么做什么了。

高香兰只能茫然地左右逡巡,又低头啃饼了。

与年纪较大,将头发扎成“总角”的高香兰不同,高玉兰跟最小的高翠兰都扎“垂髫”,即普通的低垂的双小辫。

在唐代,一般三到七岁的小孩扎垂髫,七到十三四岁的小孩扎总角,其实高香兰以前是扎垂髫的,可现在为了表示她是长姐,要承担起照顾妹妹的责任,才改了发型。

这种心思让高长松很感动,这才小学一年级的女生啊,就这么有担当……

但考虑到还有他这个内在是成人的大哥,他是绝对不会让这么小的妹妹担责的。

用完早食后,行二的高玉兰回屋里拿了本《千字文》出来,她很有念书的天赋,才六岁,这本书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眼下她的工作是教导自己还不认几个大字的妹妹,先把文章给背熟了。

高太公自己虽说是农户,却是有想法有抱负的农户,在高长松到适龄年纪时拿出一笔家资让他去附近城镇念书,他们乌斯藏国与唐接壤,在正史上乌斯藏国本应是与唐激战数番的吐蕃,在这里却成了和平的附属国,不少乌斯藏国人学习唐国的课本,想到唐国当留学生,或移居唐国。

高长松学过《千字文》等启蒙书籍后,又将其作为妹妹家庭教育的蒙书往下传,其中二妹高玉兰学得很好。

至于年纪最大的高香兰,则要跟着他一起巡视“根据地”。

高长松再次呼唤出系统,他的头像正下方先是“根据地”“人脉”俩并排的方块,再往下才是任务标签,最后则是商城。

点开“根据地”,脑海中的微型地图中只有他们家这一块是彩色的,其他则是大片大片代表着未探索的灰色,在距离他约一公里的地方,地图上插着一把小旗,表示这是他占领的另外一片土地。

这应该是高太公的田地。

今天他就要去看看根据地上的作物。

不过……

高长松汗颜,根据地什么的,这种田系统也太硬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