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第3/4页)
一旬之后,她欲御剑飞行奔回长安,同行的窦亮在乌斯藏,或者说高老庄呆得乐不思蜀,他说不把这里的新鲜玩意都看遍了就不回去。
没了旁人,叶澜就能御剑千里,那她速度可是非常快的。
哎,听说进了大唐城内就不能御剑了,到时候就靠两条腿跑吧。
她面无表情,在心中下了决定。
想来再过一段时间,大唐的百姓们就能看见实打实的“轻功”了,那定会为本就在当地很有市场的剑修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言归正传,高长松平时犁地用的是特质的钢筋剑。
这离叶澜用的木剑还有点距离,没法子,高长松施剑气都断断续续,时灵时不灵的,而剑气本身又尖锐无比,倘若他能令这股力量安分地呆在木剑中,就不用叶澜指导了。
叶澜对高长松的要求不算特别高,毕竟人家只是剑术爱好者,不能用对同门的标准来要求他,实际上,看见高长松能发出剑气,在修士中他已经还不错了。
她称赞道:“基本功虽僵硬,勉强能入眼。”
高长松惭愧:这都是买来的基础剑术!
叶澜道:“我演示一遍,你感受灵力的流动。”
其实,这对绝大多数修士来说都是超高难度,大部分修士虽能提练出灵力,却不知如何管理自己的灵力,他们都是粗放型使用,这才是画符箓失败率高的原因,无法控制住能量,成功与否,只能看脸。
若让别人知道叶澜如此授课,定认为她是在强人所难。
可对高长松来说,这却不是什么难题,他有一双慧眼,能够看清能量的流动,即便他的灵力操控也有些粗放,却不是不得章法。
知道方向,改进起来总是容易许多的。
灵力从剑的手柄处灌入,转瞬之间便充斥剑刃,好在高长松的动态视力一样上佳,他学会将那一瞬间的改变记住,如录像带一般在脑海中不断回放、拆分。
果然,剑修的灵力运转方式跟钟离珺与自己这样用剑的符修是不同的,就好比他们像是粗犷的河水,在闸门打开的瞬间,“哗啦”一声,河水倾泻而下,争先恐后涌入剑刃之中,这样不仅有大量灵力浪费,还会破坏剑本身的内部构造。
剑修、或者说叶澜是不一样的,她的灵力流转有先来后到,就像无数细小的支流汇入一条主干,接着流入汪洋大海,而大海中的水又反哺干涸的支流一样,形成了一个闭环。
她比自己要细致多了。
高长松突然奇想,他认为自己可以画下来,把他看见的图景。
叶澜道:“你来试试。”
显然,她习惯粗放式教学,单纯靠练跟意会。
刚才高长松的剑气,她不置可否,显然是很不屑的。
高长松想,就这么一下子,哪怕自己眼睛看见了,距离手学会了还有很远,但是,他好歹有了方向。
努力复制叶澜的灵力流动,缓缓向前……
结果当然是失败的,虽然射出了一点儿剑气,可它就像是老化到时常雪花屏的电视机,一会儿亮一会儿不亮。
叶澜觉得高长松有点进步,他为什么跟自己师弟的剑气不一样,说白了就是练少了、不通章法,没有跟自己手中的剑心意相通。
没错,他们剑修就是如此唯心、如此形而上。
为什么剑用得不好,那就是练少了,没有人剑合一。
什么叫人剑合一?人剑合一就是人剑合一,你读得懂剑,知道她嗡鸣的意义,灵力多了还是少了都能根据剑的状态及时调整,这就叫做人剑合一。
这也是为什么剑修数量远少于符修,听听,他们说的这是人话吗?
剑修靠得就是不断练跟自己体悟,外人能够给他们的帮助非常非常小,最多就是一开始师长纠正他们动作对不对、标不标准。
高长松说:“能否再让我看一次。”他想了想,还是说出来了,“如果能慢一点就好了。”
慢一点?
叶澜无言,这真挺难的。
不过,练剑到了极致就要收放自如,缓慢的剑气充能比一下子斩出一道剑意要困难数十倍,她将其作为锻炼自身的方式,越来越慢、越来越慢。
最后,叶澜挺俏的鼻尖上甚至凝着一滴晶莹的汗珠。
剑气本是凝结了便要斩出去,她却硬生生让其停留在剑尖上。
高长松怎么能不知道叶澜的厉害,本只想多观摩几遍,抄抄作业,哪里想到叶澜竟能做到如此地步,实在是了不起。
这技术难度也太高了。
*
高长松也没有盲目练习,他勉强算是技术型人才,反正肯定不是直觉派。
当天晚上,他就用笔墨记录下自己所看的一切,剑刃中的灵力运行顺序。
之后,高长松也准备了一把木剑。
木剑不值钱,他家削了不知道多少把,有大有小,大的是高长松练习时用的,小的则属于三小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