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咸菜熏香肠
嬴小政得出了结论之后,就更用功地处理蜀郡的公务,试图以蜀郡为“试验田”,践行他的想法。
“试验田”的说法,是和舅父学的。
在此期间,朱襄收获了第一批再生稻稻米。
老天作美,这一期稻米收获时没有遇到阴雨多雾天气,朱襄顺利收获了一批至少是如今稻米产量五倍的粮食。
朱襄觉得,有点冤枉蔺贽脸黑,不该给蔺贽做那么多他不爱吃的食物。
为了表达歉意,朱襄之后用蜀郡的井盐和花椒、辣椒调味,灌制了香肠,用柏树熏制好后,与家书一同送回咸阳,弥补他对蔺贽的冤枉。
蔺贽不知道为何朱襄的心思,以为朱襄想他了,特意拎着香肠去找子楚炫耀,笑话子楚只有咸菜吃。
子楚看着朱襄写来的“不爱惜身体的人没肉吃,只能吃咸菜”的书信,半晌无语。
这粮食数量一出,种植试验田的农人眼睛都直了。
成都的豪强富商很快得到了消息,重金向朱襄求购种子。
朱襄却将种子先发放给官田的刑徒种植,连他最关心的平民都没给。
不过在朱襄眼中,刑徒也好,平民也好,都是一样的人。他的关心是“民”这个大群体,所以选择上是为了更大的利益着想,倒显得有些冷漠了。
秦国拥有大批刑徒为帝国耕作徭役,官田就是由刑徒来负责,是郡县粮食的主要收入,算是奴隶制的残余。
虽然这些刑徒过得比庶民好。
朱襄知道秦王一定会在近期再次发兵攻打他国。
对于秦国而言,关中是“腹地”,对民众管理最为严苛。其他后打下来的地方,对民众和吏治的管理稍微松懈,秦王只需要这些新打下来的地方,为大型战争提供足够的粮食和兵源,目前还没想过长治久安。
蜀郡又闭塞,就算民乱也不会影响秦王的统治,所以秦王一定会向蜀地索要大批粮食。
官田的粮食基本都归粮仓所有,如果能积攒出足够的粮食,就不用加重庶民的赋税。对于刑徒而言,改种水稻也不会影响他们的利益。而且官田种什么完全由官府决定,朱襄更好管理。
之前他没有打官田的主意,是因为朱襄拿出的种子还未经过验证,不好直接占用公家的田地。即便李冰肯定会同意,但要说服许多人,李冰还要为其承担责任,十分麻烦。
再者,朱襄种子没有那么多,也没有必要用官田。
朱襄初步处理好春耕春种的事后,将文书递送给李冰。
李冰根本没拆,原封不动地送回来,说太忙太累没精力。
朱襄看到李冰的信,生出了去工地上揍李冰一顿的冲动。
他再次写信给李冰,让李冰务必好好看文书。他在蜀郡待不了几年,迟早会回咸阳。李冰把郡守工作丢一半给自己,等自己离开后,李冰重新捡起来郡守的所有工作,一定会有一段时间的混乱。
李冰觉得朱襄言之有理,于是把家中二郎托付给了朱襄。
“让他学,等你离开了,他就暂代郡守之责。”
朱襄差点把李冰的信撕了。
虽然地方官赴任的时候,如果带着较为聪慧的子嗣,那些子嗣一般都会帮忙分担公务。特别是在蜀郡这种闭塞的地方,郡守的权力相当于封君,基本都是“家族经营”。
但你儿子才多少岁啊!还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吧!
李二郎有些尴尬道:“长平君,我年龄虽不大,但是那位暂代郡守的公子,不是年纪更幼小吗?”
坐在宽大并垫高了的椅子上的代理郡守嬴小政抬起头,狠狠地用眼睛瞪李二郎。
你对朕这个代理郡守有什么不满?哼!
朱襄道:“我家政儿和普通人不一样。”
李二郎虽然知道公子政的身份,仍旧不服气道:“我怎么也比六七岁的孩童强一些!”
朱襄打了个响指:“政儿,让他知道他和你之间的差距,了解现实的残酷。”
嬴小政道:“好。”
李二郎:“?”
嬴小政先与李二郎比试背律令,又与李二郎比试对蜀郡的了解,之后再与李二郎比试对账本的计算,对文书的处理,对疑难诉讼的解决……
李二郎非常夸张地手撑在地上跪下,做出了OTZ(这是个跪趴的小人)的姿势:“怎么可能!”
朱襄遗憾道:“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嬴小政抱着手臂:“哼。”
朱襄蹲在地上,戳了戳受打击过重的李二郎:“服气吗?”
李二郎垂泪:“服气。”
朱襄道:“李冰把你送来我这里,我将你退回去也不好,你先给政儿当一段时间的书童。”
李二郎根本不知道自己给嬴小政当书童意味着什么,他心灰意冷地点头同意,就像是一只斗败了的小公鸡。
在李冰面前,李二郎都没有这么乖顺。输给一个孩童,对他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