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大雨

距离戒严的子时只有一个时辰了, 初夏的夜空开始有了积云,星光与月光隐蔽不见,黑暗中, 唯有凉风嘶嘶穿过树梢。

“这天儿怕是要下雨。”墙角处,两个小内侍嘀咕着, 一人用火绒子点灯, 一人慢慢的拢起了最外层雨天隔水的油纸罩子。

凉风一吹,点灯的内侍没护好,手里火绒子顿时灭了火, 因惊道:“闭上你的臭嘴,没得让那些墙根底下的人听见了。今夜要是真下大了, 坏了明日太子凯旋的大典,挨打人就是你我!”

火绒子渐渐点亮, 一层油纸套着一层红纱,象征着吉祥的红光也仿佛镀上了一层阴影。

啪嗒。

两个内侍表情一僵, 互相望了望。那是雨水打在油纸上发出的清脆声音,继而是一声又一声愈发密集的脆响。

“拍大雨点子咯。”

皇帝不在禁中, 各处的内侍纷纷吆喝着, 此起彼伏地传遍了长乐宫黑暗的夜空。

驰道上,一排排火把因大雨浇灭,为首的是一盏幽幽的宫灯, 那片暗黄打照在薛芷乳母赵氏的面容上,映的那两眼幽幽闪光。天佑薛家,天佑皇帝, 只要他们能够熬过子时, 不管是否能够进入内宫,不管明早是疾风骤雨还是晴空万里, 来日长乐宫的半边天,他们就能拿下一半。

长乐宫殿中尚书府的值房内,数盏宫灯将帷帘、铜炉和一柄明晃晃的仪刀照得暖红一片。然而屋内穿梭的人影却将光明与温暖都压抑在黑色的衣冠袍服之下。几乎所有人都沉默着,陆昭端坐在席上,身后的小内侍在为她整理冠带。一条长四寸、宽一寸的紫色缯带缀于黑色冠上。

这便是所谓葱褶之制,起源应在汉,晋朝不改其制。但凡天子、储君车驾亲戎时,凯旋归都时,便会中外戒严。而在中外戒严的前一天夜里,所有参加典礼的官员便要换上葱褶。内宫官员标紫,外朝官员标绛,以示区分,而戎装者则如常。

突然,青色的竹帘掀进来一阵湿气,一名宿卫喘着粗气,身上滴着雨水,几乎是跌进门来。他身着戎装,当即被门口守卫解了腰牌察看。

“刚从城头上下来。”他低声解释着。

待确认无误后,那宿卫进了里间,噗通一声便对正中的殿中尚书行了个军礼:“禀报尚书,北军的人已经过了大司马门,正朝长乐宫北阙过来。所执名由乃是奉皇帝手令为薛贵嫔请太医令出宫诊病。”

几乎同时,陆昭睁开了眼,两边一直侍立的陈霆和许平纲心中焦急,却都没有举步,双双将目光望向了陆昭。

小内侍整理完冠带后顺从地退了下去,陆昭的目光中掠过一丝杀意,但仍屏气凝神,那双深不可测的眼底望着正前方的山水屏风,仿佛透过这一白一墨,一皴一染,便能看到北阙下那群不速之客。

“看来皇帝陛下心中不安啊。”陆昭笑了笑,慢慢起身,半趿着履走到屏风下。她的微微侧着头,耳朵半贴着那片山水,闭目倾听。外面雨水沥沥,穿过屏风,如同山中空濛的万种滴水之声,哪一处是浮于表面的雨水,哪一处是暗涌险急的湍流。

现在距离戒严的子时还有一个时辰不到,皇帝的御驾想来也快到司马门了。此时侍中孔昱也该在永宁殿内等候,等待皇帝殿下亲临正殿再下达戒严令。明日在殿中需要出席的文武此时也都住宿在内宫之中。

陆昭慢慢睁开双眼,长睫扫过了山腰上那片积云:“再去看看,看看他们闹没闹起来。领头的说了什么,都着人报给我。许平纲,你领人先护住门,如果他们问起来,不要表态,即便是不允许他们进入内宫的话也不要说。”

宿卫离开了,许平纲也出去了。站在陆昭坐席右侧的陈霆最先感受到不寻常的危险,面色阴冷:“皇帝的车驾即将回宫,也是要从大司马门入宫,而后走驰道,从北阙入长乐宫。这一众人是去是留,不知皇帝陛下又会有何训教。”

陆昭接道:“再等等,等他们到了北阙,就又该开口说话了。”

陆昭还在等,等一个发难的契机。大司马门既然放了人,也就说明冯谏默认了北军此行的正当性,不会再把人往外赶。而皇城过了子时就会戒严,直到太子归都后才会解严。这股势力将会持续钉在大司马门内,待太子领兵归都锁定一部分优势,这些已经混入宫禁的北军便会解题发挥,所图更多,与她这个殿中尚书分庭抗礼。但前提是,这些人得能留到戒严的时候。只要她能捕捉到这些人语言的错处或是行为上的失礼,便能借此斩下刀锋,或可成功逐出宫城。

约莫两刻钟后,一个小内侍打着伞领着一名传话的宿卫进来了。

“回禀殿中尚书,北军的人并不闹事,只是申请入宫,请一位太医令出来。许将军已命人将一名太医令遣出,但这些人并不满意,只说须得是让薛贵嫔乳母亲自看过的太医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