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蓄谋(第3/4页)
朱熙在一群犯人里毫不起眼,被裹挟着往前。他这一路不好受,原本以为他爹会给他在路上打点好,但负责押送的人根本软硬不吃,对他动辄打骂,特别是他爹原本还说让护卫一路护送,结果说好的护卫和仆从也不见人影。
他这几千里下来,命都去了半条。好不容易到了幽州,想着这下总该会给当地的官员打点好,结果人家连正眼都不瞧他一下,他刚起了个话头,就是一鞭子抽下来。他已经被打怕了,只好乖乖地跟着往前走。
负责押送的都是酷吏,对这群流放的犯人没什么好脸色,扯着链子催促他们走快点,总算在日头快落的时候到了新建的营地,准确来说,还未建好,到处都有和他们一样戴着镣铐的人在平整土地、搬运砖石,辛苦地干着。
“头儿,”那小兵对着一个百夫长模样的人说话,“新来的犯人。”
“给他们编号,送进去吧。”那百夫长看着很是年轻,身量颇高,眉眼也生得好看,细瞧之下甚至能用漂亮妩媚来形容,只是身上那股子煞气与英武压下了这种好看。
朱熙却越看越觉得这人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还让他印象深刻。
是在哪里见过呢?他此前从未出过长安,这样一个小小的百夫长也没有去京城的机会,他怎么会觉得他面熟呢?
那百夫长对人的目光极为敏感,瞬息便锁定了朱熙直直盯着他的目光。
他挑眉,露出个有些意外的神色:“你——”
朱熙却在这时大喊,他脸色怪异得厉害:“我想起来了,你是萧——”
他话还未落,便听远处传来一阵尖锐刺耳的哨音,继而号角声响,人人色变。
“敌袭!”
风沙漫过天际,四野似乎陡然暗下来,风雨欲来。
……
山中多雨,下不了多时便会停,萧沁瓷已然习惯了。春日雨水缠绵,落下时便如三千烦恼丝,萧沁瓷不甚喜欢。怪道行宫中各处宫殿都以木质长廊相连,萧沁瓷原本还以为时是特意建成这种风格,现在看来是还有雨水之故。
她换下了轻软的鞋履,只着木屐,但雨水飘进长廊,还是容易将裙摆浸湿,她从甘露殿回来,先去泡了汤池才觉得足上的寒意散了。
半夜里又下起了淅沥小雨,萧沁瓷睡不安稳,莫名醒了一遭,她盯着帐顶的镂空掐丝银香囊看,微风从帏帘的缝隙中钻进来,将香囊球吹得轻轻晃动。
下一瞬殿外有人叩门,梁安急促道:“陛下,宫中急奏。”
萧沁瓷心脏骤然紧缩,身旁的天子已经翻身起来了:“你先睡。”
雨敲梁瓦,殿门一开风声雨声便一齐呜咽着进来。
皇帝披衣出去,殿外传来细语,萧沁瓷听不分明,只能听到几个诸如“西北”、“战事”之类的字眼。
脚步声往外,渐渐变轻、消失——皇帝领着人走远了。
萧沁瓷再睡不着,同样起来了,她行至廊外,不知出了何事,有心想要去探听情况,但又知今夜的事与往常的事不同,不是她能随意打听的。
檐下的铁马被吹得叮当作响,细线纠缠在了一起,萧沁瓷看了会儿雨珠顺着檐瓦滑落,又过片刻,冯余匆匆来禀,道皇帝已经起驾直接离开行宫了。
“是出了什么事?”萧沁瓷问。
冯余避而不答:“是前朝的事,奴婢也不懂,夫人不必忧心,陛下离去前嘱咐我等照顾好夫人,让您安心在行宫住着。”
“夫人,回去歇着吧。”
萧沁瓷点点头,却没动,西北二字让她听来莫名在意。她屏退下人,坐在廊下听了半夜雨打青瓦,仔细梳理着近日来帮皇帝读过的奏报,尤以兵部为重。
……近日探得突厥似有异动,奏请在边镇增设兵力,以备不时之需。
边镇有吐蕃、突厥之祸,还有许多常来滋扰的游牧民族,并不安宁,过去每年都会有或大或小的战事频发,但都被悉数打了回去。
萧沁瓷心中紧了紧,她知道边境多战乱,但从前没得到消息的时候还好,或是得到消息战事已经平复了,但如今乍闻又起兵乱,还是忍不住担忧。
她想了想,回到房间找出了被自己藏起来的文牒,再次打开看了上面那个写着“苏念”二字的名字,若有所思。
……
这场战事比预料中胶着得要久,持续了一两个月,直到六月初边镇捷报传入长安朝野上下才松了一口气。
六月的天已经有些炎热了,换了往年在太极宫中这时候已经用上了冰,但山中气候要寒凉一些,皇帝又吩咐过不许萧沁瓷多用冰,早在半月前就让她从摘星阁搬到了红枫小筑,那处临着碧潭瀑布,常年落着细如绒毛的雨雾,在夏季的时候最是凉爽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