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血火三国杀(起始)(第2/3页)

贝州永清军节度使梁汉璋为右厢都马军指挥使。

邓州威胜军节度使宋彦筠为右厢都步军都指挥使。

原州刺史药元福为北面马军排阵使,滑州刺史薛怀让为北面步军排阵使。

其余王清、王饶、潘环、王周等十五将率八万大军和十余万民夫出兵北伐。

并且命令已经在北方边境屡败契丹人的定州义武军节度使张彦泽接应。

后晋此次出兵,号称三十万,声势浩大,旌旗连绵不绝,前锋刚出东京开封府,就搞得天下震动。

不知道石重贵和杜重威是怎么认为,可以达成突袭效果的。

而得到后晋已经出兵,且规模庞大的时候,耶律德光也在幽州以北的檀州,召集契丹各部以及奚人、渤海人、汉人等豪酋族长汇聚大兵。

已经输麻了的赌徒耶律德光,彻底红了眼睛,因为他这次要是还失败的话,那可真就一切皆休了。

因此耶律德光脱下了他一直经营的所有面具和光环,声称只要打败晋军,入主中原,就不禁各兵将抢掠。

而且事实上,契丹人也确实没有携带粮草的习惯,不劫掠他们连基本的补给都拿不出来。

得到耶律德光肯定的承诺以后,辽军的士气总算是恢复了不少,他们欢声雷动。

许多部落骑兵不但自己出征,还额外带了一个兄弟或者子侄充当打草谷的帮手。

顿时本来只有五六万人的耶律德光,瞬间将身边的军队就膨胀到了八万多人。

十月中,后晋军一路急行军,只用了不到一个月,就从开封府到达了定州安丰(保定安国县)。

之所以速度这么快,因为晋军上下,不过把契丹人视为草芥而已。

经过前两次的大战,晋军上下认为契丹人也就是跑得快,战斗根本不行。

现在又有赵延寿和刘延祚接应,当然要快点北上去‘接收’契丹人的财产了。

是以到达了定州安丰县后,杜重威只简单了安排了一些人手驻扎就,按照刘延祚给的建议,率领六万多兵将,三万多民夫,十万大军,一头就扎进了瀛州,准备前去接收。

路途劳顿的晋军在瀛州,很快接到了当地居民的线报,说有一支辽军绕道往晋军的身后穿插而去了,不过人数不太多,也就只有数百骑。

杜重威以为是什么地方的辽军要逃跑,根本没想到这支辽军是去断他后路的。

但本着来都来了的精神,杜重威命令贝州永清军节度使梁汉璋,率两千骑兵前去追击。

梁汉璋是山西应县人,也勉强能算是代北武勋的一员,为将到也是骁勇,他得了军令,也没有犹豫,立刻率两千骑兵去追击。

只不过杜重威和他万万都没想到,这个消息根本就契丹人放出来的假消息。

绕后的契丹兵马也不是几百骑,而是由契丹检校太傅,统军副使,实际担任大军先锋的高松,所率的左右铁鹞子军和虎军共五千骑。

而高松此人,在历史上也被称为高模翰,渤海人,双臂猿长,有千钧之力,极擅长骑射,是契丹闻名的勇将。

当年契丹灭渤海时,青年高松逃到了高丽,很快就在高丽国内崭露头角,随后得到了高丽国王王建的欣赏,王建还专门从宗室中认了个女儿嫁给他。

不过高松后来卷入了高丽国内的政治斗争,只能逃回契丹保命,而后不久又在契丹境内酗酒杀人获罪。

不过此时,耶律阿保机知道了高松的勇武之才,赦免他不说,还把高松招入了皮室军中。

高松从此严格约束自己,开始一心为契丹效力。

当年在晋阳城下,高松就率军击败了张敬达,切割高行周、符彦卿等骑兵与大队步军,各个击破的一战,就是高松的杰作。

这几年,高松虽然立下了不少功勋,但因为渤海人和高丽来人身份,一直不是很受重用。

但耶律德光被后晋击败得太惨,也顾不得了很多,于是把一直在密林中清剿女直人的高松给调了回来。

高松所率领的左右铁鹞子军和虎军,都是以渤海人为主的军队,名声虽然不如其他皮室军威风,但战斗力并不低。

第三日,梁汉璋终于追上了高松所部数千人。

而此时,高松已经以逸待劳等候多时了,他先是遣虎军与右铁鹞子军四千骑与梁汉璋缠斗。

双方大战两个时辰,梁汉璋所部极为疲惫,虽然数次打退契丹骑兵的进攻,但就是不能摆脱纠缠。

等到午时左右,梁汉璋所部人困马乏到了极点,极大的伤亡也导致士气不断降低。

见此情况,高松亲率左铁鹞子军三百甲骑,在轻骑的掩护下,突然出现在了晋军骑兵眼前。

梁汉璋与所部亲兵猝不及防,混战中,梁汉璋被一支流矢意外射中左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