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甲光向日金鳞开(第3/5页)

“河东贼留着弩箭呢,一定是想抵近射击!”

身边的都头大声的提醒着,张昭忠的面色也变得严肃了起来。

一般来说,检验一支冷兵器时代部队战力高地的标准,其实不是近身肉搏,而是远程投射能力。

一支强大的军队,其中的精锐一定是身披重甲,远处擅射、近处能肉搏的精锐弓箭手。

在我大宋出现弓箭兵不练肉搏的习惯之前,一军的精锐,也全在弓弩手中。

一个合格的武士,必须要可以踏步而来,披重甲开强弓的。

而这从射来箭矢的力道,就可以精准判断出敌人的强弱。

实力较弱的敌人,虽数千人,但射不出密集的箭雨。实力一般的敌人,能射出箭雨,但是穿透力不强,因为他们大多士兵只能开七八斗的软弓。

只有最强悍的敌人,才能射出一石乃至超过一石的强弓,能在六七十步的距离上射来。

还能略微穿透布面铁甲的,不可能是七八斗的弓,只能是强弓。

身上叮当作响,身边士卒闷哼射中夹杂着惨叫声,张昭忠也被射来的箭矢,砸了满身疼痛,但他仍然没有下令还击。

你想抵近了用弩对射,那老子就成全你,看似你们木单弩等弩弓快,还是老子手里的神臂弓快。

不用说话,张昭就(顿珠)就明白蛮熊想干什么,他大声怒吼着,让手下的跳荡兵手持大横排赶紧到军前保护。

对于三四十步上的弩箭激射,横排肯定挡不住,但总能削减一下动能。

四十步了,河东军猛然停下了踏步,憾山都的甲士们也猛然大喝一声,随后就是只能听见呼吸声的诡异宁静。

但仅仅几息过后,就像是预定好的一样,如同蜂群出巢的恐怖机括声响起。

密集的弩箭,几乎都能用肉眼看见了,而且由于太多、太密集,从远处看去甚至能看褐色的飞行轨迹。

张昭忠集中五百把弩,其中更有两百把神臂弓,河东军最少也有七八百具弩。

很快,横排就挡不住这密集的火力了,无数箭矢鬼怪般挤了进来,一个憾山都的甲士被射的连连后退,很快身上就扎满了密密麻麻的箭矢孔。

哪怕就是两层重甲,也挡不住如此距离弩箭的攒射,他的嘴角很快溢出鲜血,粗壮的大手,再也举不起平日里视若珍宝的神臂弓,随后缓缓的,栽倒在了地上。

随着这个甲士的倒下,站在前面的甲士,接二连三的倒在了地上。

而河东军那边就更不好过了,现在河东军的主力装备,还是扎甲。

虽然扎甲的防护力并不比布面铁甲低,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更加优秀。

但是它制作工序繁琐、成本高昂,需要的人力更是搞出布面铁甲好几倍,因为扎甲的甲叶打造、绳索串联都需要专门的工匠才行,布面铁甲就简单很多了。

加上经过这二十年来,河东人才不断流向中原,带走了大量的扎甲和制作扎甲的工匠。

等到刘知远就任河东节度使,河东扎甲的保有量已经不过几千套而已。

哪怕就是到了现在,也不过一万多套,不可能人手一套。

且以扎甲的重量,根本无法做到像布面铁甲这样穿两层。

因此他们受到的伤害,更加的严重,刚第一轮对射,河东军就翻倒了整整一个面的甲士。

这可是甲士,不是什么阿猫阿狗,每一个对于一方势力来说,都是极为珍贵的。

“不好!河西贼的甲厚弩还射的快,不能对射了!冲上去肉搏才有优势。”

王殷很快发现了问题,因为周军的甲和弩的优势,导致很快就抹平了河东军的人数优势。

只对射了两轮,战损比起码是一比四,甚至是一比五,这谁受得了?

白再荣还未发表意见,就听战场上怒喝骤起,蛮熊亲自在擂鼓,数百弓弩手齐刷刷的站立,蛮熊每敲一下大鼓,众甲士都大喝一声‘风!’手里的弩箭也激射而出。

‘咚!’

‘风!’

接着就是机括声,在这种激昂的战吼声中,憾山都甲士们开始变得冷静,无数次训练的熟练感,陡然回到了身上。

他们射速更快,射击精度更高,伴随着每一次大吼‘风’,河东军那边就要栽倒数十人。

而反观河东军这边,临敌能见着相貌再用弩箭激射,本来是他们的打纯步战的杀手锏。

昔年晋辽大战时,耶律德光两次派奚人步军数万和精骑数千入侵河东,都被河东军这套战法,打的狼奔豕突。

特别是阳城大战之前那次,契丹伟王耶律安端率四万兵马南下太原,结果被河东军两万人打败,伟王仅剩千余人狼狈逃窜上千里。

而打契丹人或者其他族群时,河东军临阵两发弩最多三发,再加上之前的弓箭覆盖,就已经可以上去收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