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回来了,都回来了

对于不曾了解利益分配内幕的群臣来说,这几道政令是让他们无法接受的,尤其是今文学派的那些官员。

如果说刘备的上位是恰如其分合情合理且能够让大家接受的,那么董重、蹇硕和张让的上位就实在是有些让人难以接受了。

董重稍微还好点,多少是外戚,还相当于是刘协娘家的人,是个正常的男人,他的上位有了何进的先例,倒也不是那么让人难受。

可张让和蹇硕算什么玩意儿?

两个让世人厌恶的阉人,居然也能当辅政大臣?

如果这也算可以的话,为什么辅政大臣不能是卢植?

今文学派领头羊、太中大夫桓典和张喜接连站出来对蹇硕和张让的封赏命令表示不满。

理由很简单,宦官,怎么能辅政呢?

蹇硕和张让自身还有数不清的黑点需要澄清、调查,现在居然辅政?

他们不能认可,甚至公开站出来打脸,一点面子也不给张让、蹇硕留下。

“张让、蹇硕之流不学无术,怎么能够治理国家?让宦官治理国家,天下人得知,都会笑话朝廷用人不明!有伤陛下的睿智,臣为陛下感到担忧,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面对这样的反对意见,董重没来由的有些窃喜,而张让和蹇硕则面色铁青。

董太后看了看刘备,显然不打算说话。

于是刘备只能站出来。

“这是先帝遗诏所留下的任命,二位,难道想要质疑反对先帝遗命吗?先帝棺木就在这里,先帝尸骨未寒,二位就要站出来反对先帝遗诏,先帝若有知,如何能够安心?”

刘备指着刘宏那早就凉透的身体,以此为坚强的武器反击桓典、张喜。

两人看着刘宏的棺木,眨了眨眼睛,在某种莫名的情绪的影响之下,愣是没敢继续说更加严重的反对的话语。

刘宏不是什么牛逼的皇帝,但是好歹成年了,干了二十多年,刚刚才死没多久,棺材和尸体还在眼前,那一丝丝的余威还没有彻底散尽。

也就是这个时候,他这一点点的余威还能用得上,最后一点剩余价值还能被榨取出来使用。

然后,在刘备的眼神示意下,古文学派大联盟站出来了。

他们秉持着对人不对事的原则,只要今文学派反对的,他们就必须支持,还管那么多干嘛?

这一次马日磾抢先了,他没有管顾他人的眼光,也不想让荀爽再一次抢在他的前头,注意到刘备的目光之后,他一个健步走了出来,站在了朝堂中间,朗声开口。

“先帝尸骨未寒,二位就在先帝灵位前口出反对之语,未免也太不尊重先帝了吧?更何况这也是陛下登基以来第一次发布诏令,二位想要反对,至于在这个时候提出反对吗?”

桓典和张喜看到马日磾站了出来,还有些愣神。

结果被抢先的荀爽第二个就站了出来。

怀着某种难以言说的焦虑的情绪,荀爽开口斥责了张喜和桓典。

“先帝刚刚驾崩,二位就迫不及待的反对先帝的遗愿,这在旁人看来,恐怕不是为臣之道吧?”

紧接着,郑泰也站了出来。

“先帝的遗愿,还有陛下第一次的诏令,我感觉并无不妥之处,大汉从来赏罚分明,如此论功行赏,难道有错吗?如果赏罚不明,因为身份而不给予有功之臣赏赐,那么天下人会如何看待先帝、陛下?”

贾喜紧随其后。

“陛下刚刚登基,正是要大封有功之臣以宣示正统的时候,这个时候让人非议陛下赏罚不明,对于陛下即位执政之事,并没有好处,二位难道不知道?还是说二位知道,却故意为之?”

条条不针对宦官,条条针对桓典和张喜,明明是反对宦官参与国家治理的斗争,却被直接转移话题,明晃晃的忽视了。

这典型的对人不对事的针对性攻击让桓典和张喜感觉到了熟悉的味道。

回来了,都回来了。

今古文之争的高峰期,那熟悉的对人不对事的意气之争,都回来了!

战争的号角吹响了!

于是,桓典和张喜体内的dna动了,恍惚间,梦回光和五年,他们仿佛又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于是,便条件反射般的准备进行斗争了。

他们拉开架势,准备和古文学派大战一场。

结果刘备开口阻止了这场尚未发生的灵前大战。

“够了,先帝尸骨未寒,你们在这里吵闹,先帝若有知,还不知道要如何的愤怒!无论有什么事情,留待之后再论!”

桓典和张喜过了好一阵子才反应过来,刘宏的灵前,他们的确什么都做不了。

一切的诏令都是不符合他们的利益的事情,但是却颁布在刘宏的灵位之前,刘宏那已经凉透的尸体还在他们面前,不管有什么问题,他们都不敢在这里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