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查明(第4/4页)
反而是多点产量,对刚刚经历了征兵的宁都,对永河村,对他家村里租出去的地来说,都是好事。
“其实不止二石。”顾璋开口道。
萧裕:“没有二石也没关系,只要……”
萧裕说到一半,突然意识到什么,话戛然而止,“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顾璋重复:“不止二石,二石只是普遍能达到的,如果愿意承担风险的话,三石、四石也不是不可能。”
反正都离谱了,干脆他就重新画个谱子好了。
萧裕倒抽一口凉气。
燕老也被惊到,他问:“小石头,你竟还有这本事?”
“您之前不也问过我吗?当时还说,”顾璋复述当初燕老的话,然后学道,“如果小石头想试试那些大胆的猜测和想法,现在就要努力了!”
萧裕转头看向燕老。
燕老摸摸鼻子,他是看出小石头因为各种原因,有些藏拙,可也没想到竟然藏了这么多。
他瞅着萧裕尴尬笑:“这不,我也才刚知道。”
萧裕得了这个消息,顿时更郑重了。
两人开始对答。
顾璋将永河村的情况,和宁都府的情况,都仔仔细细的说了一遍。
文章中,因为时间和篇幅的未尽之言,这会儿也能说说。
萧裕听完,感慨道:“后生可畏。”
他这是真心实意的感慨,绝不是朋友间的友好托词和吹捧,真的让他心中生畏。
他也从小听“瑞雪兆丰年”的俗语,却从来没仔细研究过其中原理,只觉得是通俗道理,会用就行。
雪能冻死害虫、来年减少对小麦的侵袭。
能在缓慢融化中,细细的给土地浇一层水,滋润土地到深处。
这倒是好理解。
雪能给越冬的小麦保暖?分明是冰冷刺骨的雪!听起来匪夷所思,但仔细想想,却似乎不无道理。
还有从天而降的雪,是上好的肥料?他从未这样想过,但眼前的小子,竟然能侃侃而谈一大堆。
不论有没有道理,是不是真相。
但什么样的脑子,才能纵观全局,想到这么多东西?
萧裕心中已有定论。
他要支持宁都推广永河村的经验!
做了决定后,他赶紧问道:“那刚刚说的三石、四石是怎么回事?”
亩产两石能推广,就已经很不错了,若还能三石、四石,岂不是翻倍?
翻倍啊!
这是能载入史册的!
顾璋道:“亩产两石的方案,我已经在永河村试验过了,但更多的这个,还没有先例,只是脑海中的想法。”
“会有风险,一个不好还会减产,所以我建议只选一个村子的部分土地来尝试。”
萧裕点头,确实步子不能跨得太大:“这个我也会斟酌。”
他道:“实不相瞒,这次我还带了圣旨。”
顾璋:“圣旨?”
萧裕解释,顾璋如今正在上学,自然不能为这事情费心太多,而且按照永河村的经验看,大多应当都是顾大根和顾老爷子在地里实操的,所以在出发前,就提前准备好了破格赐官的圣旨。
若真的可推广宁都经验,就给顾大根和顾老爷子封了九品司农官,让他们代为执行,同时给顾璋母亲和长辈,封诰命,以褒奖他们教养出好儿子。
“别看官虽小,但若真的成功了,往上提就快了,说不定能升到七品呢,就和知县一个级别了。”
顾璋:“……”
虽然听起来好像不错。
但是谁家薅羊毛逮着一只薅?
薅了他的点子还不够,还要薅了他爹和爷爷去干活?
见他不是很高兴,萧裕还以为他是觉得自己没捞到什么,耐心解释道:
“你别觉得这是个捷径,正经科举考上去的,才名正言顺。不说别的渠道,就连进士中的三榜,赐同进士出身,往后在官场上晋升,待遇都与前两榜完全不同,皇上这是为你日后考虑,图这一时轻松,要后悔一辈子的。”
官场鄙视链?他消遣时好像也在书里看过,同进士如夫人。
顾璋叹口气:“真麻烦。”
燕老笑道:“以你的才智,日后考个状元回来岂不光宗耀祖?”
顾璋瞪圆眼:“谁说我要考状元了?”
这压力未免也太大了!
萧裕也瞅着他玩笑道:“你这小脸俊俏得,当个探花也不无可能。”
顾璋:“……”
顾璋不吱声了。
顾璋不乐意皇帝的赐官圣旨,觉得好不容易把人从地里忽悠出来了,不用一滴汗摔成八瓣那样累。
但顾家人不怎么想,知道这个事,一个个可高兴坏了!
盼着等官府公告下来,好接圣旨!
翌日。
府城衙门附近,最大的公告张贴栏上,用醒目显眼的红色大纸,张贴了一则全新告示。
同时,还有衙门的人骑着马,带着锣鼓和通报,前往四周村落,前往宁都府管辖的十几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