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盛世来18(第2/4页)

顾璋第一次休息。

大家琢磨他是不是做了什么事惹了皇帝,有惴惴不安,为伥者幸灾乐祸。

顾璋第二次休息。

大家发现休假好像是他主动要求的,不敢相信这种惫懒,御史台的言官甚至想参他。

顾璋第三次休息。

虽然是以这种离谱的理由,但是众人竟也觉得,好像不是不能接受?

顾瑶光做这种事,不是很正常吗?

他确实是能做出这种事的人!

顾璋也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这次竟然连一个要参他的人都没有,甚至连嘴上喊着要参他的都没有。

顾璋摸摸下巴,他忽然觉得,这个底线,也不是不能再往下拽一拽。

明盛帝和百官们不知道,顾璋这家伙因为他们的态度,已经开始理直气壮地悄咪咪谋划更多,堪称得寸进尺!

这个擅长踩着规则底线大鹏展翅,疯狂蹦迪,只想让自己活得更舒坦自在的顾瑶光,并没有如他们预期的那样——“孩子都有了,总该收收心,变得成熟些,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当官了吧?”

经历过末世,还已经死过一次的顾璋,即将修复内心最后一丝裂痕和伤口,释放出最为热烈,灿烂如骄阳般的本性。

***

各地最近都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得知顾璋在孩子百日宴之后,之前说的“地理大作业”就到截止时间,即将评选出前十后,他们简直又喜又忧。

喜得是终于要有结果了,他们也可能有机会得到顾总督亲临,指导农耕。

各地巡抚也想好好表现,在这个顶头上司面前留下个好印象,要知道他们的顶头上司可是深得陛下看重,若能得他一两句夸奖,日后官途肯定就顺利多了。

再加上当地粮食产量和税收的政绩,再往上升一升也不是梦,要知道走到他们这个高度,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机会再往上升了!

更别说这种历史性的时刻,若能得顾璋青睐,一起共事,指不定日后就跟着名留青史了呢?

许多官员心里都门清,顾璋虽然还年轻,但是他的功绩无人能比,史书上定然会有他的名字和事迹,还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虽然也不错,官居高位,可历史上那么多高官,又有几个留下了名字,为后人熟知?

如果能蹭一蹭必定上榜的名人名气,那就不一样了。想一想那句“不及汪伦送我情”可不就是这个道理?!

想到这里,即使是最为清正的官员,也忍不住轻咳两声,整了整衣领,然后对下属说:“咱们都府的学子需要什么资料,都以最快的速度送去!”

还有老道的,想到自己都府去的人年纪都小,要么就没有农耕经验,便道:“本官出银两,再送几个擅农事,会观气象的老农去京城,对了,再找几个采药、走镖这种熟悉地形的。到了京城,就安排他们在天工学校最近的客栈住下。”

虽然不知“地理大作业”是什么,但是观其名,再想想几次来信要的数据,多少也是能猜到的。

各地都疯狂地送人、送资料、送安慰鼓励到京城,只盼着自己家乡走出去的学子能争气些,争取到将顾璋带回来的名额,像是在摇旗呐喊:“选我!选我!”

官府的动静也刺激了百姓。

他们对自己都府去天工学校念书的学子,也忍不住有了更多的关注。

对自己都府千万天工学校的学生,还有他们这一年的成就,简直如数家珍。

“我们江陵府一共留下了十三个人,听说地理这门学问好的有杜小江他们五个,其他也不是没希望。”

“杜小江我知道,他做的排涝车咱们村还在用,后来还做了个可以脚踩转出漩涡的桨,那漩涡会推着船走,小船、水深的地方最适合,踩起来可比桨走得快多了,踩得力气够大,比水浅的地方用杆撑船都快。”

“听说他的灵感,就是从当年答对的那个‘十万个为什么’里来的,说是水里怎么怎么样,我这个脑子也记不住,反正很厉害就是了,我觉得他肯定行的!”

……

农人们抱有很大的期待,胆子大的去官府打听,胆子小的也能跑到距离最近的学子家里,找他们家人打听情况。

各地都讨论着他们当地的学子。

姜柔、林青柏、杜小江、巧儿……

在这种时候,利益当先,即使是最重男轻女的人家,也下意识地不论男女。嘴里讨论的,寄托期待的,都是名气最大,产出最多,成绩最好最耀眼的那批人。

一定要争取到机会,把顾大人带到他们都府来啊!

天工学校学子的名气,已经传遍四方。

在不知不觉中,许多天赋强,能力出众的女子,名气已经比许多高官都要响亮,都要深入百姓心中。

在这段时间里,顾璋也是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