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死鬼,你还知道回来
既然决定了糊弄一下就行,杨丰也懒得走快了。
正常速度就行。
所以他紧接着渡江,然后走驿道向播州,四天后到达播州,顺便拜访了一下杨应龙的老祖宗。
这时候的播州宣慰使是杨铿。
一个很懂事的老头,而且已经做了几十年,事实上他也是当年元朝的播州宣慰使,以这个身份投降后一直很恭顺,朱元璋在西南的征讨,他也多次出兵配合。
杨丰对播州杨家倒是没什么特殊感情。
他们是汉人。
他们对中原王朝天然就有向心力。
相反他们镇压的五司七姓才是其他民族。
而且不仅仅是他们。
石柱马家,酉阳冉氏,甚至后来参与奢安之乱的水东宋氏。
这些其实都是汉人土司。
夔东这一块历来是战乱年代汉人避难首选,毕竟哪怕明末夔东十三家也能坚持二十年,然后一次次王朝的更替中,这些避难山区的汉人也就成了被视为蛮夷的土司,比如唐朝时候黔中赵家这种。武陵源记嘛,虽然那是湘西,但这一块本来就差不多,如果武陵源记真存在的话,到唐朝估计也就被算做蛮夷了。但他们自己对自己的身份是很明确,而且始终引以为荣,他们割据归割据,只要山外打出新朝,他们也基本上都是很爽快地投降,然后继续做新朝的土司,甚至新朝需要时候他们还很卖力。播州杨家从南宋末年,就是帮着朝廷抵御蒙古的重要力量,直到杨应龙之前,播州也是西南土司里面支持朝廷的核心,而且杨应龙也不是真的就是想造反做皇帝,他和万历的关系初期还很好的,甚至他给万历干活时候还相当卖力。
他造反是各种因素逼出来的,自己骄奢残暴的性格,再加上地方文官想搞他,而且内部的五司七姓因为被他压榨太狠故意刺激他造反,以此摆脱这个可以说暴君。
可以说他不想反。
万历也不想让他反,也在尽可能避免他走这条路。
君臣俩都在努力,试图避免最后这个都不想的结局,各种因素下他最终还是造反了。
总之他们这些汉人土司和奢家,安家这些有本质区别。
后者对中原王朝的态度从来都是我臣服只是因为我打不过。
只要我觉得我行了。
那就立刻开干。
这些土司才是西南最不安定的因素。
杨丰离开播州又走了三天,才到达贵阳,然后去见了顾成。
后者已经镇守贵州近二十年。
而且一直在打仗,只不过都是些小规模战斗,清剿个造反的寨子之类,去年还刚刚结束了对东苗的镇压,杨丰接下来要走的,就是东苗的地盘。不过顾成这些功劳都不够显赫,毕竟以目前明军实力,攻破一个小寨子,一个小土堡这种功劳的确不起眼。
至少和北方甚至平倭国,平安南这些没法比。
哪怕平安南,那也是真正打出一个新的布政使司。
所以他至今也没封侯。
但事实上各地明军里面,就属他这里作战最频繁。
他现在的身份是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另外带征南将军印。
不过杨丰在顾成这里得到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那边虽有驿道,但东苗各部刚刚经过讨伐,虽说其顽劣者皆已授首,但余者并非真心恭顺,大使真要走这条路,恐怕还得需兵马沿途护送。”
顾成说道。
“呃,顾公觉得杨某需要什么保护吗?”
杨丰忍不住笑了一下。
“那倒是某多虑了。”
顾成随即也笑了。
杨大使天下无敌,的确不需要保护。
不过他的职责还是要尽到,紧接着顾成给杨丰准备好调用沿途驿站,卫所驻军的公文。
杨丰随即被他送出。
然而看着杨大使骑马远去的身影,顾成却叹了口气……
“五百里加急奏报京城,杨大使已经过贵阳去广东。”
他说道。
他身旁军官默默行礼,随即离开。
而此时杨大使依然在沿着驿道向前,两天后到达安顺,普定卫指挥使就是顾成的儿子顾统,他赶紧调了一队士兵,护送杨大使直奔安隆,然后在安隆很高调地闯进安隆司长官岑子德家。后者还是今年刚封的,他是泗州土司的儿子,因为跟着明军打仗有功,被封为安隆司长官,不过安隆司已经是广西布政司的了。他吓得赶紧卑躬屈膝地安排船只,伺候着这位就连他这犄角旮旯都已经算如雷贯耳的大人物登船,紧接着杨大使开始了向广州的漂流。
然后顾统也长出一口气地赶紧派人向他爹禀报。
半个月后。
京城。
龙江关人山人海。
实际上不只是龙江关,从稳船湖到龙江关,沿岸全是人,包括后面的城墙上也一样,而所有人都在翘首东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