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她们自己提供粮食,赵梅帮他们做饭,包含用柴、水,一天一毛钱的辛苦费。

再加五分钱的菜,一毛五,轮到谁谁给钱。

菜是赵梅家自己种的,不大的小院里种了菠菜、丝瓜、茄子和南瓜。

做法就是清炒,加肉加蛋另算。

赵梅磕巴都没打一个就应了下来,面染喜色。

于晚霞还有点过意不去:“辛苦嫂子了。”

赵梅连连摆手,倒是生怕她们反悔,一叠声地强调:“不辛苦不辛苦,做饭辛苦啥啊!”

吃饭的问题商量好,周嘉妮看了眼棚屋,她跟孙萍两人商量,既然住在人家家里,不跟男主人打个招呼不合适。简单询问了两句张开山的情况,经过他们同意后进屋打了个照面,说了几句话,又回她们屋整理东西。

孙萍把用来包被褥的床单窝到盆里,跟周嘉妮她们商量:“我看缸里就还有半缸水,咱仨要不要伙着洗床单?”

分着洗怕不够用。

周嘉妮心头一动,出去找赵梅:“嫂子,村子周围有没有能洗衣服的小河?我们想洗洗床单,这种大件去河里洗比在家洗得劲。”

她知道村南有条小河,村里人洗衣服都去河边洗。可知道归知道,得过个明路。

跟出来的孙萍和于晚霞眼睛一亮,是啊,她们怎么没想到?

赵梅没想到周嘉妮还知道农村这一特点,她赶紧道:“有有有,就怕你们不习惯……”

周嘉妮爽朗地笑道:“不习惯也得学着习惯,我们就先去习惯习惯。”

她看向孙萍和于晚霞,两人一脸跃跃欲试,心底还微微松出口气。

给赵梅的辛苦费里虽然包含了用水,可用的太多也不好意思,能去河里洗衣服就太方便了。

三人拿上肥皂或者洗衣粉,把床单往盆子里一搁,张惠惠给她们带路,还帮她们抱着搓衣板,一起去了村外的小河边。

路上于晚霞兴奋地道:“我还没在河里洗过衣服呢。”

孙萍笑道:“我也没有。”还问周嘉妮,“嘉妮,你洗过吗?”

这辈子她也是初体验,周嘉妮就摇了摇头。

前后脚的,刘月珍一脸严肃的去了赵梅家。

但进门的时候没看见那仨知青,倒是跟要去上工的赵梅走了个对面。

赵梅赶紧打招呼:“嫂子过来了。”

刘月珍视线快速扫了一圈,眉头就皱了起来。

家里多了三个人呢,就算没影也应该有声啊,可如今安静的跟没多那仨人似的,刘月珍心里咯噔,她是不是来晚了一步,那仨在知道这家有个病秧子后,已经闹着去找队里了?

有些知青就是毛病多。

刘月珍语气有些不好:“那仨知青呢?”

赵梅见她神情严肃,跟着紧张起来,道:“惠惠领着去河边洗床单了,咋了嫂子?”

刘月珍一愣怔:“去、去河边洗床单了?那、那她们对这个安排有啥意见没?没人闹事吧?”

新知青出乎她意料的适应太快,她反而有点跟不上节奏了。

赵梅摇摇头,道:“啥意见也没有,三个城里姑娘特别好,也没有闹事,嫂子你咋这样问呢?”

刘月珍感觉有点转不过来,愣怔怔地道:“没啥,没啥,没闹就好。”

她说着进屋转了一圈,屋里炕上已经铺好了被褥,柜子、壁橱都上了锁,旁边搁着暖瓶啥的,俨然一副生活的景象。

从正屋出来,又去旁边棚屋里跟张开山说了两句话。

出来后与赵梅一道往外走,小声问:“她们知道开山的情况吧?”

提到丈夫的病情,赵梅神情一黯,道:“知道,还进屋跟开山说了两句话。”

知道张开山的情况后还能住下来,刘月珍放心了,点点头道:“那行,不闹就挺好,要是有谁闹腾,你赶紧跟队里反应。”

知青们陆续安顿下来。

邱则铭他们仨把行李一扔就出来溜达了,熟悉以后的生活环境。

白昊阳压低声音道:“赶这时候来不如赶麦收好,麦收后老乡们分的都是细粮,咱们换细粮好换,秋收后分的都是粗粮。”

邱则铭倒是一派淡定,道:“现在离夏天过去也没多久,家家户户的细粮估计都存着呢,不逢年过节舍不得吃,应该也好换。实在换不到细粮,粗粮也行。”

“其实这个季节挺好。”邱则铭又朝村外指了指,道:“这边临山,这时候山里的野鸡野兔估计都肥了,等秋收结束我找队长问问山里的情况,咱找人带着进山转转。”

汪前进搓着手一脸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香喷喷肥滋滋的野鸡野兔。

白昊阳道:“村南那条河里不知道有没有鱼,能捞点鱼吃也行。不过眼下还是得先搞粮食,那点粮食肯定不够……”

邱则铭听着有动静,抬手示意了下,三人没再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