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有一部武侠,你演不演?

《魔盗团》成本大概1.5亿,20%的投资额就是3000万,景恬的星光灿烂投了5000万,只要20%的份额……

这个就是送钱!

当然,最主要《魔盗团》的女角色并不需要强大的演技,长得好看,演技合格就行。

而且景恬跟邓朝搭档,还可以吸引《奔跑吧》的粉丝观影,一举数得!

这个是范小胖不具备的!

“你们这些大明星都想吃现成的!”

“吃现成的?”

“好资源,说白了就是抓尖儿。大明星有‘看什么红就去搞什么’特权,这话没错吧?”

范小胖点头:“对呀。”

“大明星当然不会给人当小白鼠。他们都是实验成功后,去捡现成的人。

坐享其成,就是掉队的开始。”

“坐享其成,怎么成了掉队的开始?”

“我问问你,如果现在有一个剧本还不错,导演是新人,男主角也是电视剧咖……找你演女一号,你愿意吗?”

“剧本很好?项目会成功嘛?”

“不好说……”

范兵兵想了想,摇头:“那,大概率,我的团队不会让我接!”

这个很正常……

一线女明星其实不是不愿意降薪,真正难点还是对项目等级的心理定位,从她这个咖位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路径是如果降价了,电影还没啥大的声响,岂不是两头不占,还有损江湖地位!

“我看更大概率,这类剧本你都看不到!”

顿了顿,沈旭东说了一个事:“我前段时间听到有人抱怨‘剧本好傻’,然后我就觉得挺可笑的,几千万的片酬拿着,抱怨几万甚至几千稿费的编剧写不出好东西,没这么干的……”

“一个个觉得自己牛逼,什么本子、合作都经由经纪人传到你面前,然后让你翻牌子。你以为你有皇上的权力,事实上你所见的都是经过挑选的,而且不是一轮,是多轮,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一帮人已经决定好了你能看到什么本子,你却以为天底下最好的本子都已经呈到你面前来了,天天在那儿怨这都是什么傻本子?”

“谁说的?”

“你管他谁说的……你就说是不是这样。”

范小胖反驳:“……那我好不容易上一线,肯定要接好项目啊!”

“那你就好好筛选,不要总接烂片……长此以往,你就给观众一种固有印象……”

“什么固有印象?”

沈旭东道:“你演的电影都是烂片!一旦形成这种印象,想改变就难了,不是说你拍一两部好电影就能扭转的……”

“那……”

“不要那了……你吃饱没?”

“嗯……我早就吃饱了。”

“干点正事……先洗澡!”

……

风起于青萍之末。时运看似不可捉摸,却是无数个微小选择累积后的必然结果。

流量和好作品,大概天然不可兼得。人不能什么都想要。

有个阶段,大腕儿们轰轰烈烈地,从电影下凡到大IP剧里。

周讯《如懿传》,章紫怡筹备《帝凰业》,范小胖正一步步走入《巴清传》魔咒。

陈坤和倪妮趁势也拍了《凰权·弈天下》,再加个汤唯的《大明王妃》……

备案都是百十来集,都是古早网络言情玛丽苏改编,美其名曰大IP、大女主。

主演们还都拿了巨额片酬。

主创们人前一遍遍复述理想,大女主什么的……

人后都是赚钱术。

后来,那些传啊、凰啊、业啊的,压着压着,行业大风向就转了好几轮。

比裹脚布还长的古典玛丽苏,真成了裹脚布,被观众抛弃。

逆天大饼们都是几次改名、缩水、删减,最后大甩卖给平台方。雷声大雨点小,仆街收场。

范小胖这类明星,可能到底是见识过拿表演当艺术的年代,于是在圈钱之余,还是放不下“好演员”包袱。

于是就变成了一边抓尖儿,一边又眼热那些站在行业拐点一线,去创造条件的人……

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黄小鸣!

著名的第二部爱好者。

正午还没成为业内标杆,拍一部红一部的时候,找他拍戏,他都推掉了。

后来《琅琊榜》红了,他接了《琅琊榜2》。

于正靠《延禧攻略》翻身,他又去拍于正,顺便还蹭了把耽改热——《鬓边不是海棠红》嘛!

结果都远不如那些无心插柳,没有预设爆红杂念的前一部好。

范小胖稍微好一点,她跟冯晓刚合作了《我不是潘金莲》,然后是曹保平的《她杀》……

但同时,她也拍了《爵迹》、《封神传奇》、《大轰炸》……

全都要!

女演员过了35岁很难……

影视圈本来就是颜值密度极高的行业,网络时代明星们颜值上的优点和缺陷都被无限放大了,演员们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就不得不“保持”年轻的形象,虽然残忍,但这是影视这个特殊行业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