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武侠企划
沈旭东一直想重启武侠电影……
就那种不加入思考的类型,纯爆米花属性。
武侠的重点是在“侠”字!
不说什么金庸的“为国为民”,其实沈旭东的理解是侠以武犯禁!
所谓的犯禁,其实就是反抗权威,这是他们的底色,主流武侠小说里的价值观都是鄙视朝廷鹰犬,正如香港黑帮片里帮派争斗大忌是报警。
武侠精神本身是与犬儒主义对立的。
侠的理念不一定是对的,但侠客一定是率性而为,忠于自己的内心的。
武侠文化里普通读者得到的其实是反抗规则与不公的快感:不管你什么势力、阴谋、套路,老资就用武功和你干碎。
武侠的底色是底层视角,哪怕是贵公子的人设的主角,也从不以救世主自居,更忌讳欺凌弱者。
古龙的《欢乐英雄》里就是一群这样的人,骄傲,自信,傲上而不欺下。
那些情商高、社会人,包括往上爬其实适合官场和商战,绝不应该放在武侠世界里……
当然,武术指导也很重要,沈旭东还是喜欢那种速度极快形成连续压制的,比如一个双刀高手配合步法连续劈砍,快得就像一团团满天刀影,在这个节奏内打得敌人狼狈格挡无力反击……而不是什么慢动作一刀劈开了水滴什么的……
踏马的,感觉现在的动作设计都是从《舌尖上的中国》走出来的,慢镜头、再慢、抽帧、快、再慢镜头、凹造型……
一套动作下来,感觉他想让你看清每一颗食材的化学分子式!
神经病!
先来俩部纯爆米花试试市场反应:《目中无人》以及《千里不留行》,主演分别是谢苗还有吴越……
武侠电影嘛,一定要有爽感,这种爽感必须要通过演员的打斗实现,这就要求演员本身必须具备武术功底。
总不能找肖战演正经的武侠电影吧?
不过徐可想做《神雕》、《射雕》,那就让他来呗!
徐可的名声还是有的。
另外,《神雕》、《射雕》的服装都可以授权周边,武侠、古装风格的民俗、餐厅都用得上……
这个是源于《流浪地球》剧组——有个东莞玩具厂叫killerbody,主动跑去找剧组授权做衣服的周边,然后看到了道具破破烂烂,图纸也不全,于是,玩具厂加入进来,几乎重新工程设计了一遍,穿着能跑能跳,可动……
沈旭东很干脆直接让他们做了影视供应商,开模成本直接让量产周边覆盖,一步到位,电影道具和周边一起设计生产。
轻量化看起来做得也更专业,演员不用穿得演那么辛苦。
看着很简单,其实坏了规矩——影视剧一些服化道供应都是业内厂子垄断的,沈旭东直接找了圈外……
比方说甲胄圈子的复原已经有一定高度了,古装剧的盔甲还是那么多臆想甲,因为提供道具的是一些公司垄断的,不是说谁做的好就用谁的……
沈旭东准备多找几个专业一点圈外公司加入!
你要搞工业化生产,就不能局限在影视、文艺这个小圈子里。
……
原时空,《太平轮》(上)票房惨败,投资方很忐忑,要求吴语森对影片进行调整,适应市场。
吴语森老了,面对这片新江湖,他突然有些不知所措。
而这时,徐可默默跳了出来。
他给吴语森介绍了许多优秀的特性团队,甚至主动承担起《太平轮下》的后期剪辑工作。
徐可直接把《太平轮》(上、下)剪成一版——几十分钟的前情回顾,彻底放弃了上一部……
所以,看着顺畅很多,口碑也不错……
但……大部分观众已经对吴语森失去信任,而且发行公司已经对吴语森彻底绝望,压根没宣传……所以,《太平轮(下)》票房更惨……
其实,《太平轮》的失败是必然的,且不说它在叙事上的硬伤,单是取材就决定了它的失败。
我们看看几位主角:果党军官,买办资本家的女儿,旧上海的风尘女子,果党士兵,前日苯军医~
他们能代表那个时代的广大中国人民吗?他们身上除了垂死挣扎和被淘汰以外还能演绎出什么故事呢?
也许他们的遭遇能在港台唤起情感共鸣,我们现在也能对他们卷入内战漩涡表示同情……
但他们那一点点悲欢离合比起饿殍遍野的旧中国广大人民的苦难实在是轻得不能再轻!
在大部分人看来,《太平轮》只是故作呻吟的文艺范和浓厚的说教气息又让人看不到未来。
我们并不是不能欣赏美,只是无法欣赏病态的美,我们也不是看不懂战争片,只是看不懂幽幽怨怨的战争片!
……
“你那个助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