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泰和二十五年, 八月,时至初秋。
一艘暗标着苏字的大船从江南出发,沿着大运河, 一路北上, 行至涿城, 在陆地靠岸,停留了好几日。船上的管事熟门熟路的下了船, 请了车马队,将船上的货物卸了下来。
“管家,我们就这样将所有货物卸了,既没有大量的家丁护卫,也没有其他人来接,安不安全?”
说话的是跟着船队下来的一名青年, 头戴白玉冠, 穿着一声桑青色绸缎衣裳, 绣着富贵团花图案, 银色的暗线在阳光下若隐若现,说不出的低调又富贵。
管家心里暗暗吐槽, 三少爷, 凭你这一身穿戴衣裳, 这个时候再来担心安全是不是太晚了。
不过转头一想, 三少爷头一次出来掌事历练, 偶有小小错漏, 才更显得他们这些老仆人的作用。
因此, 管家头更低了些许, 语气更显恭敬,“三少爷, 你有所不知,下了船,再过不远,便是定王的封地了。这一片,已经被定城军队拉筛子一样的筛过,再安全不过了。而且,定城那边放下话来,敢劫从江南到定城的商队,要问问有几条命够定城追杀。所以绝不会有那不要命的山匪敢在这里劫咱们的。三少爷放心即可。”
“哦。”三少爷恍然大悟的点头,不过很快又绷紧了自己略带青涩的面容,正色道,“出门在外,再安全的地方,我们也要多加小心才是。这次父亲委我以大任,这一次的交易不容有失。”
三少爷,你不知道,就是因为这边安全,老爷才放心让你的第一次出行之地选这里的吗?!不然你以为夫人如何会同意?
虽然心内吐槽,不过作为一个成熟的仆人,管家自然是知道什么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的,语气只会更显恭敬,“是,三少爷说的是,我现在叮嘱下去,务必更加小心。”
然后,挥一挥手,将护卫头子召唤过来,叮嘱一番。护卫头子听了,连连点头,回去吩咐下去,原来略有些松懈的护卫队,又严谨了起来。
只不过,在无人知道的地方,不免有了些窃窃私语;
“怎么的,戒严了一路,好不容易到了这个地方了,想着能放松一下,怎么又要戒严了。”护卫队一个略显年轻的声音低低抱怨。
“小声一点,老大说了,这是是三少爷第一次出远门自己做生意,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不然小心三少爷不满意,回去告大家一状。”一个稍微成熟的声音道。
“好吧。”这一声好吧应得不情不愿。
“放心,就是这一段路,过不了多久,三少爷便没有心思搭理咱们了。”
果然,正如年长的声音所说,三少爷很快就被其他的东西分去了心神,无暇再顾及小小的护卫队。
“这定城附近的路,都这么宽敞平坦?不是说,定城附近,边关之地,大部分是个穷山疙瘩吗?”三少爷坐在马车上,只觉得行路十分平稳,掀开车帘一看,车下的黄泥路坚实又平坦,比他们江南周边的一些路虽有不如,但是也十分方便了。
“三少爷,只有这一条从运河下来通往定城的路是这样的,据说定城那边的人说,要想富,先修路,因此费了大力气把这路从定城修到运河口。”管家解释道。
“这话虽然粗俗,但是细细品来,也是道理。”三少爷点头。
“可不是,定城出货,只收粮食和酿酒,这两样运输都不方便,路况不好的话,那就更难了。如今这路修得好,这不用银两,我们运粮过来也成,就当做两笔生意了。”管家说道。
“是这个道理。听闻定城粮价很贵?”
“比我们江南贵多了。听闻他们今年还受了旱灾,收成不好,因此粮食在定城大受欢迎,我们用粮食来换,比用银子来换实惠。”管家解释道。
“嗯嗯。”三少爷点头,也不问为何定城粮价高企而不平粮价。毕竟能独自出门来定城做生意,临出门前他爹还是告诉了他一些道理的。
据说今年定城附近受了旱灾,朝廷天天收到定王爷的哭穷哭难折子,只是朝廷一直按而不发,只是减免了定城附近受旱灾地区的赋税——都受灾了,能收上来的也有限,干脆免了,免得朝廷名声不好听。
不过常平仓赈灾粮是不用想的了,据说户部尚书当庭历数定城附近受灾并没有严重到开常平仓的程度,再翻家底直说朝廷也没有余量,让定王自己想办法,熬一熬过了这个年关便好。
定王能有什么办法,于是只能从江南购粮。
就这,还有那迂腐的文官说定王挖朝廷的墙角,掏空江南存粮,一旦江南有事,定王就是罪人。
据说后面那个大朝会,定王快马加鞭送来一封万民血书,字字血泪与哭诉,只说得那文官草菅人命,置定城万民于水深火热不顾,不仅不伸缓手,还断定城万千平民唯一生机,一肚子圣贤书读到狗肚子里,应该被刻在史书上受尽世代辱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