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一场战争要打多久?
从前李小寒对此所知不多, 根据各类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印象,大概十天半个月应该算长了吧,毕竟冷兵器时代, 十天半个月的时间足够打得双方人疲马乏, 比如她知道的最著名战争赤壁之战, 也只是火烧了三天三夜。
而如今她知道了,赤壁之战只是在赤壁烧了三天三夜, 而在整场大战的前期规划与准备,曹操是在建安十三年正月同时做了军事和政治上的准备,同年七月曹操领兵挥军南下,途中经历了长坂坡激战、孙刘联盟之后,十二月才烧起来赤壁那一场大火。
准备了七个月,断断续续打了小半年。一场战争, 只是当年乱世的一截。而最后的胜利, 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甚至不一定在有生之年等到胜利的到来。
从朝廷围攻定城的那一天开始, 如今已经过了半个月,定城战况如何他们不知道, 也没有人敢去围观。
但肯定是越来越惨烈,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 以定城为圆心, 拖家带口, 往四周扩散, 有人往深山里躲, 有人往南方走, 毕竟现在京城已经不欢迎他们定城人,到了南方或许有一条活路, 前提是能走到江南。
平山村的族人虽然暂时没有迁移的打算,目前看来,如果没有大队军队围攻,他们也还有一战之力。
但是,这种日日焦心提心吊胆的日子,终究是难熬。布置陷阱,日夜防守怕有乱兵来袭,地里的成熟的豆荚都是胡乱收的,刚刚播下的冬小麦也伺候得马马虎虎,地里稻杆没有在寒冬来临前翻转过来深埋地下的话,来年就没半分腐化成肥,还影响明年的春播计划……
影响到地里的活计,总是让农人觉得不安。
尤其这乱世,粮食关乎性命。
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等来救援?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有安宁?
有人在心里疑问,有人低声问出口,眼里的希望之光摇摇欲坠,“所以,我们能不能寄希望于,王爷在齐城大捷之后,急行军赶回来解救定城之危?”
“我估摸着,王爷拿下齐城之后,肯定是会尽快赶回定城的。但是,毕竟是大军出行,需要准备的东西太多,尤其在齐城与郑老将军一战之后,大军也需要休整整备才行,这需要的时间就很难把握了。”李小寒皱眉说道。
这些都是她最近与老钟叔等人聊天,根据现有军队配置结合书中剧情推论出来的,当然,也参考了一些古来战事。各种信息源汇总之下,对于未来只能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古语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军从齐城返回,需要筹备的太多。即使再紧急,也需要时间。”老钟叔赞同道。
其实他们聊过,目前没有府城沦陷的消息传出来,估计王妃和世子守城用的是稳字诀,还颇有成效——只有定城能多拖一日,王爷就准备得更充分一些,对战把握也更大一些。
“那我们怎么办?”有人仓惶问道。
“比起其他村,我们的日子已经算好的了。起码还没有到流离失所的程度,熬过今冬不成问题。即使今冬的冬小麦都废了,咱们还有大蒜素还有三七止血粉的活计,终归能活得下去。”族长倒是显得很沉稳。
虽然说道废了今冬这一茬小麦时也忍不住心痛,但是依然没有到绝路。
关键是,如何熬过今冬?
“咱们今天讨论的问题是,天气越来越冷了,深山里的老人孩子,该怎么办?是继续留在山里,还是让他们回来?”
这些日子,村里跟李信和带进深山的老幼已经联系上了,其实第二波攻击之后,就已经有人提议让李信和他们回来。毕竟深山里环境太差,躲一时还好,躲久了毕竟不方便。
但是当时联系的人回来说,李信和他们找到了一个山洞,环境还行,他们留下来整理一下,以后也算是族里的一个据点。
如今这个据点没说完全整理好,但是,昨夜下来一场秋雨。
俗语有话,一场秋雨一场寒,这雨一下,已经带上了丝丝寒意。
冷得人从心里发慌,所以才有了早上这一场族会。
“这天气越来越冷了,老人孩子万一得了风寒,咱们族里没有正经大夫,不好处理。”李小寒犹豫着指出现在的问题。
她们现在对外伤刀伤也算是有一点把握了,毕竟孰能生巧,还有外挂伤药在手。但是对于非外伤,尤其经历过李大妹一家的事情后,她反而没有了把握——虽然李大妹家的小孩子最后安全无恙的退了烧,但李小寒只把那当做幸运。
真要来一次风寒,她没把握。
“这些天,外边远远看着是越来越乱了,越来越多的人往山了躲,咱们这时候回来不合适吧。信和他们不是带了许多万金油和大蒜素,在山里,咱们把物资送上去,总比万一敌人上门一锅端了的好。”有人反对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