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先研究一下

6.8毫米枪弹就是为了应对重型防弹衣而生的,事实证明,美军面临的问题是全世界都普遍需要应对的,所以美军想出的解决方案,也确实是能应对大多数战斗的需求。

5.56x43毫米的子弹已经证明对防弹衣的穿透力严重不足,7.62x39毫米的M43中间弹穿甲能力严重不足,然后作为北约最常用的中口径7.62nato弹,虽然是7.62x51毫米,口径比6.8更大,但穿甲能力依然比不上最新的6.8x51子弹。

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6.8子弹膛压更高,出膛速度更快,子弹截面动能比更高。

5.56nato弹的枪口动能是1700焦耳,7.62nato弹的枪口动能是3400焦耳,7.62毫米M43中间弹,也就是AK47用的那种子弹枪口动能差不多是2000焦耳,7.62毫米R弹,也就是帕特里克用的机枪弹枪口动能在3500焦耳上下浮动。

而6.8毫米新弹的枪口动能是3700焦耳,比最常用的几种7.62毫米口径动能更大,也就是说,而子弹的横截面还小,穿透能力自然就更强。

所以新子弹号称400米内穿透四级防弹衣,而5.56毫米子弹顶着防弹衣都打不穿,7.62nato弹多远都打不穿四级防弹衣,这就是区别。

说人话就是高光用的新枪新弹,其穿甲能力比M60机枪,比pkm机枪,比M14步枪,M4步枪,AK47步枪,还有M21狙击步枪,M24狙击步枪,还有SVD狙击步枪,比这些枪的穿甲能力都强。

但是话说回来,有利必有弊,新子弹的穿透能力直接提升一个档次,可是枪口动能大就意味着无法连发,因为控制不住,然后膛压高就意味着枪管的使用寿命短,还有枪口初速高,也意味着发射噪音特别大,用普通消音器根本都压不住的那种。

现在高光他们人手一把西格6.8,这个配置,全世界除了美军正在试用新枪的那个队伍,也就国王防务了。

不能连发就打半自动好了,打一枪有一枪的效果,总比打中了却无法穿透防弹衣要好。

拿到了新枪,高光很快就体现出了新枪该有的效果。

一枪打死了一个,然后高光调转枪口,瞄准了第二个正在边开枪边后撤的敌人,枪响人没倒,但是高光赶紧又连开了两枪,终于在敌人即将到达围墙缺口的时候将其击中。

战斗已经进入了尾声。

按照高光的判断,战斗打到这个份上就该结束了,因为敌人的第一次进攻显然已经失败,他们无力继续战斗,就算要重新组织进攻,也得退回去,集结人手之后才能第二次发动进攻的。

高光从地上捡起了他的HK416,然后对把枪递给了迈克,急声道:“去把我的步枪和子弹拿下来,换枪,大家都换枪!”

枪声快速稀疏了下来,爆炸声更是完全停止,这次战斗根本没用到手榴弹,因为双方也没到可以投掷手榴弹的距离上。

高光惊魂未定,他喘着气道:“我得去问问什么情况,怎么这么轻易就让敌人打进来了,这仗怎么打的……”

根据经验,这仗会告一段落,双方都可以乘机赶紧的重新组织一下,可是高光刚刚说完,却听有人在楼顶上大喊道:“敌人来了!准备迎击!”

这么快的吗?这连一分钟都没有,敌人就能再次发动进攻?

刚刚沉寂的枪声再度密集起来,敌人在外围和躲在楼顶还有屋里的友军展开了对射,这次没有人直接冲进厂区,但他们再次开始火力压制。

这战斗,可是有些莫名其妙啊。

如果是高光指挥,那么他绝不会在没有解决三个火力很强的制高点之前发起进攻。

敌人采取的打法极为强硬,就是那种顶着守军的火力也要往里硬冲,但这么做,除了送死之外没什么太大的用处。

好像是敌人把高光他们都当成了草包似的,以为一个冲锋就把工厂拿下了呢。

“敌人有问题!”

“这打法不对,敌人想干什么?”

帕特里克和约翰的经验丰富,主要是应对这种大规模的战斗经验丰富,现在他们都觉得这一仗的打法很有问题。

保罗在一旁急道:“我觉得敌人是没有配合好,他们一定是协同上出了问题,攻击部队和掩护部队脱节了!”

保罗是特种部队出身,如果让他打,那一定是在重火力掩护下,才会对这种拥有坚固的建筑和密集火力的敌人进行攻击,因为现在他所防守的工厂,可不是只有几个恐布份子占据的那种,这里好歹也是有好几十个装备精良的pmc。

敌人不可能不知道工厂的防御力量有多强,那么他们这种打法,就只能是协同的时候出了问题。

国王防务的人迅速聚在了一起,然后约翰急匆匆的道:“你们觉得敌人是想干什么?”

帕特里克毫不犹豫的道:“火力压制,派突击力量进入厂区,分割我们,不让我们有机会互相支援,然后就可以把几个火力点一一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