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孙志的想法是把软件卖到学校里去。
“我卖五套,这套给我用。”
孙志最大的人脉就是教育体系,只要稍微能跟学生沾上边的,他都努力过。
“不怕你笑话,我还做过服装咧。就是那个少先队队服。”
“那不挺好的吗,怎么不做了?”
“咳……”孙志尴尬地清了清嗓子,“队服,不就每年做一次嘛,不能当饭吃。”
他没好意思说,其实还是质量问题。
小男孩短裤绽线,小女孩裙子背带的木耳边脱落……被多投诉了几次,孙志的明光服装厂,就光荣地变成了明光文具厂。
他全家都是教育行业的人,他一腔热血就想做生意,不想当教书匠。
结果,遇上抓品质管理的时候,他是「道理都懂」,别人一哭上有老下有小,他就不忍心处罚。
所以现在孙志才会愿意接受安夏的建议,名为合伙人,其实就是个无情地开发//票机器。
起码每套软件卖出去,他能赚一百块。
软件有啥问题,也跟他无关。
“五套?不够啊,一套三千,五套就来个买五送一大甩卖,这不合适吧。”
安夏笑着说。
在厂子里干活,孙志不行。
要论耍嘴皮子,他就支楞起来了。
“哎,话不能这么说啊,你原来的销售渠道肯定没学校吧?想要打进学校,那可得要人……脉!
我可不是卖软件,是为你打通了一条全新的销售渠道!
将来就算你跟我拆伙了,你的软件也会成为全国天之骄子们的计算机启蒙!
到时候……全国的大学生,都知道你这软件,将来等他们成了各单位的中坚力量,单位要采购的时候,还不第一时间就选它?!”
见他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模样,安夏想起金山的张总,她忽然笑了。
孙志一愣:“干嘛?我说的不对吗?”
“不是,你让我想到一个挺成功的商人,你啊,专心做销售,特别好!千万别插手管工厂的事,生意保准能做好。”
“那可不行,我现在管了都这德行,我不管,还不明天就倒闭了?”
“找个懂管工厂的人来管,你只管产品开发思路和销售,监督监督就行了。上一个亲自插手一线工作,极致微操的人,全家还在雄踞宝岛,等待反攻呢。”
至于孙志说的教育渠道,安夏没太在意。
毕竟现在全国的大学就没几家开计算机专业,中学就更别提了,就连安夏上学的时候,中学都还没计算机课,何况现在。
她只希望孙志稳住这个公司性质,别一激动,从明光文具公司又变成明光家具公司,或是明光包子铺。
哇哦还指着这公司开票。
中午,安夏回到单位,看见龚伟坐在她的座位上,开着电脑,痛苦万分:“哎哎,好,您说慢点,说慢点……”
好不容易把电话挂了,龚伟猛地靠在椅背上,长出一口气,站起身:“哎哟,你可算回来了。”
“怎么啦,你不是常说少了谁地球都转么?”安夏放下包,笑着走过来。
“喏,全是来找你买软件的。”
本地和外地的加在一起,一共有十几个厂子说想买。
甚至还有一个是——“听我二姨的表妹说,你这边有一种可以让公司做大做强的软件?”
安夏挺高兴,这个龚伟时常跟她抬杠,该做事的时候还是做的。
她拿起龚伟记下的回电信息,然后,就皱起了眉头:“呃……这个人叫……沙雕?”
“什么啊!”龚伟一把将本子拿过来,扫了一眼:“沙周佳。”
“这个……嗯……张情//妇?”
龚伟大怒:“我写得有这么差吗?这不写得很清楚吗,张博……呃……反正是个男的。”
趁着龚伟还有记忆,安夏赶紧确认了一遍联系人姓名和性别。
最后还有几个实在只能看清姓氏,龚伟也不记得性别的那些,安夏也想好了:年轻的就叫同志、年纪大的就叫领导,总没错。
“用笔一个一个的记多累啊,在电脑上记多方便。”
龚伟悻悻:“他们讲话那么快,让他们重复几遍就不耐烦,拿笔还记得快一点呢。”
龚伟的每分钟打字速度大概有三四十,打打文件还行,要边听边打边说,就难为他了。
“练练嘛,以后肯定有用的。”
“不想练,烦死了。”龚伟在安夏面前从来都不掩饰他的真性情。
“整天就对着电脑打报纸,没意思透了。”
安夏想起培训班上那些甘心躺平当学渣的同学们也是这个态度。
她当年练五笔,也是一边背一边哭一边骂骂咧咧,打得还贼慢,后来在网上跟人连干了三天架,那打字速度才直线飙升。
用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要想特别干成一件什么事,必然是因为那件事能为他带来正向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