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第5/8页)
这话听进姜云冉耳里,又是一阵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这回她对参军的话,他信了八成。
“那他对参军怎么样?”
“哪个参军?”安婆婆疑惑地问道:“少夫人是说柳百言?”
“对。”昨儿她问过了他的名儿,就叫柳百言。
“柳参军家中父母走得早,从小就是个孤儿,早年寄宿在外家,虽看在名声上,给了他书读,暗地里却连饭都吃不饱,后来参加科考谋了一个秀才在身,被外家的几位公子嫉妒,对其一顿暗棍,打得半死不活,将军恰好落过,将其救下,这才带来了军营......”
果然是有一段辛酸史。
两人牛头不对马嘴,说的是一个人,却又不是一个人,傍晚时豆腐做好,姜云冉给安婆婆留了一碗,余下的装进了罐子里,全都端到了封胥的营帐。
多可怜的人,长得那么好,不由暗自发誓,自己要是以后真跟了他,她保证不会让他挨饿。
今日是除夕,营长内也放了一盏红灯笼,封胥刚沐浴过,散发盘坐在床榻上,跟前摆满了各类大小地图,对着灯火仔细地看着。
姜云冉在外褪了鞋,踩着兽皮,把罐子放在了木几上,拿碗给他剩了一碗,热心地碰到他跟前,“参军,豆腐好了,趁热吃。”
封胥早听见了动静声,余光也瞟见了她,闻言把跟前的地图收好,腾出手来接了过去,看着碗里豆花的颜色,泛着淡淡的青色,瞧起来很有食欲,纳闷她饭做不好,豆腐倒是拿手,问道:“你家是做豆腐的?”
这话他要是以‘将军’的身份问,说不定会遭她一顿暗骂,连她家里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还与她成了亲,但他如今是参军,还是个出身可怜之人,姜云冉一张脸和颜悦色,声音也柔和,耐心地道:“嗯,我姜家便是做豆腐起家,小时候家里也穷,三顿都吃不上啊。”
这话多少有些夸张,家里有一门手艺在,一日三餐还是没问题,且她出生时,家里已有了起色,哪里出过什么苦。
她故意卖惨,把自己也说得可怜,一半是同情,一半是想与他亲近,出身相似更容易放松警惕,说出心里话。
这一招挺有用,封胥果然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他无心于这门亲事,对姜家不太了解,但多少也听说了一些,知道是个富商,疑惑道:“姜家之前穷成这样?”
姜云冉点头,“要不怎么会攀上封家呢。”要想对方交心,首先得自己交底,让他知道她姜家是个什么样的家族,她慢慢地道:“姜家世代为商,到了父亲那一辈运气好,遇上了顺景帝,放宽了科考资格,我父亲中了年举人,赐九品官,姜家三代内总算出了第一个官。”
见他听得仔细,并没有要打断的意思,姜云冉接着道:“但姜家的气运,也就到此为止了,顺景帝在青州驾崩,赵帝上位,姜家没有背景,又是前朝皇帝提拔起来的人,加之父亲又是个倔脾气,万事良心为先,官途算是到了头,他不‘努力’,姜家人着急,尤其是看着比父亲还要晚起步的人,个个都站在了头顶上,只能想发设法替自己寻出路,我便成了最捷径的途径,中途他们见我似乎不是那块料,也曾放弃过,谁知道这泼天的富贵当真就落到了我头上......”
“原本就不是该我享受的东西,如今还回去,我并无遗憾,我喜欢书生,喜欢能陪我诗情画意,花前月下的英俊郎君,若非这一桩婚姻束缚,我也能依着自己的喜好去寻,参军同我说的那些话,我不知道真假,但我宁愿都是真的,抛开道德不说,我对参军确实是一见钟情,参军放心,只要将军和封家的人不为难咱们,姜家的人都会喜欢你......”
尽管知道她是个以貌取人的小娘子,这些话听进心里。还是很舒服。如他之前想得那样,比起自己与她的婚姻束缚,他似乎更在意她对他这个‘小三’,到底能做到哪一步。
承认了是一见钟情,又交代了家底,打算带他去见姜家人了,已算是诚意满满,咽了喉咙里的豆花汤,封胥也摆出了一副柔情样,“姜姑娘放心,我不会辜负你。”
姜云冉实则心头仍有怀疑,但见其目光澄明,不像是在开玩笑,暗自纳闷,他当真看上了自己?
看上她什么?
才,貌?她自然是没有的。
正百思不得其解,见他拿起了木几上的竹筷,挑了一块豆花入口,品尝完,笑着给了一个高评价,“豆腐好吃。”
姜云冉恍然回过神来,还真是这豆腐的功劳。
果真有救赎一说。
她是瞎猫撞上了死耗子,得来全不费工夫。
姜云冉已对他的话信了九分了,免不得有些兴奋,身子也凑近了些,体贴地道:“参军喜欢就多吃些,以后我天天给参军做,让参军日日都能吃到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