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固执的博士后家属,梧高凤必至

根据他的经验,并非只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才需要切除。非腺瘤,错构瘤,同样值得警惕。

“能够不切吗?我老公是一名博士后,他查过资料,直径低于五毫米的息肉可以不切。而且它的颜色是红的,孩子还只有十四岁,我们怀疑是炎性息肉。是不是吃点消炎药,它就能自己消失?”

女子在旁边问道。

“我凭个人的诊疗经验断定这颗息肉不会自己消失。尽早手术切除是最好的办法。”

李敬生很肯定的回答。

博士后怎么了?

学富五车,不代表懂医。

就算懂医,也不一定懂肠道疾病。

肠道息肉手术,李敬生的经验算是相当丰富了。

他每次切下来息肉,都会进行仔细研究,回到诊所还会写总结。然后等到病理活检结果出来,他会做二次总结。

通过不断积累,他对肠息肉的诊断水平也是直线上升。

这种能力根本不是读书、查资料就能学到,而需要反复实践,不断总结。

“可是我查了多方面的权威资料,都表示五毫米以下的肿瘤不需要切除啊!”孩子的父亲推了推眼镜,再次强调他查了很多资料。

而且是权威资料。

遇到这种家属,有时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很多临床医生都害怕宁愿相信资料,宁愿相信百度,也不愿意相信医生。

“那你们带孩子来找我看病的目的是什么?”

李敬生问道。

“您是专业人士,又是内镜领域的顶尖专家,就想请您给出更权威的意见嘛!”

“我的意见就是切掉。”

李敬生再次重复自己的建议。

“听说切掉息肉以后,肠壁会变薄,容易穿孔。手术也有一定风险,我们就想着,能不切是最好的。”

家属也在强调着自己的想法。

“要切。”

李敬生再次重复意见。

“可是我查了,五毫米以下,炎性息肉不用切也是安全的。”

孩子的父亲很固执。

妈妈则是以爸爸的意见为主。

能看出来,她看向自家丈夫时,眼睛里全是小星星。

当初,估计是丈夫的小迷妹。

“你是学什么的?”

李敬生询问孩子的爸爸。

身为医生,一片仁心。不能因为家属的固执和无知,就放任不管。

能够劝动他们,那是最好的。

如果真的等到这颗息肉发生了恶变,并且发生了转移,那时候再做手术,已经迟了。

哪怕没发生转移,做手术的效果也不是百分百根治。

仍然存在很大的复发可能。

肠癌的复发率一直很高,特别是肠癌晚期。

“我是学土木工程建设的,在国外一所著名院校读的博士与博士后。”

说到自己的学历,孩子的爸爸很是自稁。

“你不是学医的,对医学知识的了解可能没有专业医生那么全面,你想过没有?”

“可是我查了很多资料,也认真进行了学习……”

眼看又陷入了无限循环,李敬生受不了了。

“好了,不说了不说了,你们有你们的意见,我有我的诊断。我能给出的建议就是必须做手术,尽快切除。那颗息肉不会自动消失。你们也可以再去别的医院看看,咱们江离市的人民医院,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侨邦医院,在肠息肉方面都有很雄厚的技术实力。

让下一位患者过来治疗吧!”

李敬生没办法了,家属固守着自己的意见,反复强调查过很多权威资料,根本劝不动。

只能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其它医院的医生。

家属最终带着孩子走了。

走的时候,看得出来,并不是很满意。

李敬生的手机这时候响了。

“老师,上次那位双腿屈曲,无法伸直的患者,您还有印象吗?他后来去了对面的魏氏医骨馆手法正骨,现在又过来了。想要找您给他看看。”

电话刚接通,叶辉就迫不及待的说道。

“他现在是什么情况?”

李敬生对那个病人的印象很深。

当时他怀疑患者是骨结核,而并非简单的摔伤。

可是患者并不相信,最终更是被拉去了对面的魏氏医骨馆接受‘免费’手法正骨。

“他现在双腿痛得厉害,还有点肿。而且腰椎也开始痛,双手抬不起来。”

“告诉他,让他先做一个骨结核方面的排查。还有,就算查出来是骨结核,我们医院也治不了他的腿。”

李敬生非常清楚,患者上次强行手法正骨,已经破坏了双腿的关节结构。

凭他的医骨经验,这种患者的腿骨关节想要恢复正常运动功能,几乎不可能了。

“好吧,那我跟他说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