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次日明瓦染白露,雀哢声声,宁雪滢身穿粉衣白裙,头戴燕钗,袅袅娜娜地跟在卫湛身边,一同去往二进院请安。
许久不曾听董妈妈禀报小夫妻的房事,邓氏有些疑虑,但面上和颜依旧,没有露出半分不满。
长子是什么心性,邓氏自认再了解不过,全然没有责怪儿媳的意思,只在背对儿媳时,单独拉过长子,絮叨了几句:“你公事繁忙,为娘不便打搅,但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醒你。”
“母亲请讲。”
“房事。”
见丈夫看了过来,邓氏做贼似的垫脚凑近,掩口道:“不可冷落了雪滢,人家远道而来,还嫁错人家,本就委屈,咱们不能再亏待她。吾儿要晓得,雪滢的父亲在为朝廷剿匪,如今听说那边吃紧,还不知会是怎样的情况,咱们于情于理也要照顾人家的女儿。”
大同镇一带悍匪猖獗,总兵宁嵩肩负重担,无暇他顾,邓氏可不打算给宁嵩增添家事上的烦忧。
无论宁嵩是何种名声,此时此刻,在邓氏心中,他都是鄞朝的大英雄。英雄的女儿,不该被亏待。
相比母亲,卫湛更为清楚大同镇那边的混乱。
要不了多久,禁军就要前去增援了。
坐上前往宫城的马车,卫湛挑帘望向大同镇的方向,久久没有收回视线。
前半晌,宁雪滢又与秋荷一同研习针灸之法,力求能在为卫湛医治时搭把手。
**
朝堂之上,兵部尚书联合禁军统领,在为大同镇的战事争取更多的兵力和粮饷。
景安帝以手肘杵在龙椅上,揉了揉颞,“一群草寇都收拾不了?宁嵩是怎么带兵的?还有脸要粮饷?”
帝王当场质问,带着薄怒,令一部分朝臣不敢置喙,纷纷觑向宁嵩的女婿卫湛。
卫湛目不斜视,令人捉摸不出真实的想法。
自景安帝登基,一直在削减地方兵力扩充禁军,又限制了各地总兵招募的职权,久而久之,地方兵力的防御和攻击力都在逐渐薄弱。
兵部尚书苦口婆心道:“草寇的主谋是昔日屡获战功的承戟侯,旧部不计其数,明面上是在以匪类之名打家劫舍,实则是在挑衅朝廷啊!”
提起承戟侯,景安帝面色铁青,积压良久的怒火油然而生,最终将目光投在东宫诸人身上,“太子和卫卿意下如何?”
太子扭头看向斜后方。
卫湛手持笏板上前一步,“兵马未动,还要粮草先行,何况如今大同镇一带悍匪猖獗,数目众多,拖延下去,会致将士无粮可食。臣认为,纵使宁嵩布局不力,该被责罚,也是后话,朝廷现今要做的,是及时增援。”
太子躬身,“儿臣与卫詹事想法一致。”
景安帝嗤一声,“卫卿那番话,要是出自吾儿之口,朕还能欣慰些。”
太子垂下脑袋,目光暗藏隐忍。
景安帝又问向掌管财经的一众官员:“户部可有异议?”
户部尚书季朗坤与左右侍郎交换过眼神,上前一步朗朗道:“户部无异议。”
散朝后,众人窃窃议论起增援的事。
“不知兵部会指派何人领兵,这可是立功的机会啊。”
“那就不知了,但年轻一辈的将领们都在跃跃欲试,彰显了朝廷兵力之强盛,也算是祸事中的欣慰事了。”
诸多议论入耳,卫湛径自走过,汇入风中,衣袍猎猎。
晌午时分,青岑走进詹事府公廨,“世子觉着,季懿行可会申请增援?”
“会。”
青岑提醒道:“宁总兵还不知女儿错嫁一事,是否要想办法避免他们相见?”
增援数万人,若非有人刻意提起亦或是季懿行表现得过于优异,几乎不会让总兵有所耳闻。
但不排除有人故意搬弄是非。
“有些事是瞒不住的,宁嵩不该成为最后一个知晓的。”
既然事已至此,有些话该被说开了,木已成舟,宁嵩不会不顾女儿意愿,强行让其和离。
借着这个契机说开也好。
待自己与妻子商议后,就可派出信差先援兵一步赶至大同镇总兵府。
来到东宫,卫湛坐在太子面前,“殿下可记得承戟侯尹轩?”
“尹轩......”太子变得谨慎,“此人是闵贤妃的前夫,落草为寇,正是大同镇将士要诛之的悍匪头子。”
“正是,此人原是承戟侯,曾任兵部左侍郎,娶兵部驾部主事之女为妻,后来因陛下夺妻,走投无路,落草为寇。”卫湛拿出那人昔日的画像,“臣想让殿下任监军,随主帅前往大同镇剿匪,再想办法让季懿行与尹轩见上一面。至于尹轩是否能认出季懿行是闵贤妃的亲生子,就看殿下如何筹谋了。”
太子沉思,片刻,点了点头,“孤知道该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