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第2/3页)
两面不讨好!
可见李商隐和苏轼杜甫他们一样,都不太适合混官场,他们太不会审时度势了。或者说他们心里根本就没这根弦,把人得罪死了都不知道自己是啥时候得罪的。
霍善想了想他们这些诗人干的事,决定还是算了吧。
唉,光靠这么个一次性技能道具估计挽救不了他们!
拦不住,根本拦不住。
他们作死的脚步,简直一刻都不能停歇!
若是他们当真成了那种走一步看十步、洞悉人心世情的圆滑政客,肯定就写不出那么多流传千古的佳作了。
像现在杜甫还年轻,到大明去和人讨论老杜的诗都被人说“你懂什么杜甫”呢!
可见只管随他们自己折腾去,反正他们能凭自己的才华在青史之上留下姓名。
趁着李世民再提审可能蒙冤入狱的囚犯,霍善愉快地凑到黑脸杜县令旁边讨论:“你知道包黑炭吗?”
正认真伫立在李世民身侧听候差遣的杜善贤:?
什么黑炭?
你小子是不是在骂我?
霍善就给他讲开封有个包青天的传说故事。
包青天有三把铡刀,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
皇亲国戚犯了死罪用龙头铡,贪官污吏犯了死罪用虎头铡,普通人犯了死罪只能狗头铡伺候!
霍善撺掇道:“要不你也给整几个,以后审完案子当场就把犯人的脑袋给剁了!”
杜善贤:。
杜善贤道:“除了陛下亲口下令斩立决的,其他死刑都得上报复核,不能当堂给砍了。”
因为要上报上级部门,所以一般地方县令都不会随随便便判死刑。不过要是对方在牢里“病故”或者“自绝”,那就跟他们没什么关系了,都怪犯人自己身体太差或者心理承受能力太差!
霍善没想到唐代还有这样的规定,只能遗憾地说道:“看来你们用不上这么有意思的铡刀了。”
同是天涯黑脸人,杜善贤这个长安令居然没有铡刀自由!
杜善贤知道这位小神医深得李世民夫妻俩和太子他们的喜爱,对于霍善没头没脑的感慨只能微笑以应。
李世民很快通过翻阅卷宗和提审犯人找出几个冤假错案,当堂宣布将他们无罪释放以及给予相应的补偿。
由于这些冤案都发生在武德年间,所以杜善贤这位黑脸长安令没有受到太大的波及,只是因为失察的关系挨了个不痛不痒的罚俸处理。
就在几个无罪释放的犯人满面泪痕地带着朝廷给的补偿走出长安府衙的那一刻,天上下起了久违的雨。
雨水不仅冲刷了几个囚犯身上积了数年的污垢,还震撼了不少来观看这次“求雨仪式”的人。
看来以后求雨不能光祭天,还得办点事实啊!
反应慢的人还在震惊,反应快的人已经开始狂拍龙屁,比如长孙无忌他们当场就开始作诗夸起李世民这次求雨大获成功的光辉事迹。
那些不会作诗的百姓也开始山呼万岁,有些人还喜不自胜地跑到雨里狂奔长啸,显然都对这场雨的到来万般欢喜。
别看他们都是长安城里的居民,下不下雨好像和他们没关系,但是每年的作物收成关乎粮价的高低啊!他们也是要吃饭的,粮价高了对他们而言也是巨大的负担。
现在下雨了,他们悬着的心也能放下了。
李世民见县衙内外皆一片欢腾,心中也是开怀不已。再听长孙无忌他们猛猛开夸,心情更是好得不得了。
等李世民高兴够了转头看向自己的小小帮手,赫然发现霍善已经不知去向。
在侧陪驾的杜善贤看出了李世民的疑惑,指着外头街道上与某些狂野百姓一起雨中欢腾奔走的霍善告诉他人在那儿。
李世民顺着杜善贤的指引望过去,只见霍善还故意往水坑里踩呢。
李世民:“……”
果然还是个小孩儿。
霍善把自己玩得里里外外都湿漉漉的,才心满意足地跟着李世民回宫去换衣裳。
换好以后他便说要去找大安宫找李渊,看看自己在大安宫种的菜能吃没,顺便给大安宫换点新菜种。
李世民没拦着,还与长孙皇后带着几个孩子一起前往大安宫。
李渊虽然已经是太上皇,却也没完全放下大唐的江山社稷。
眼看旱了这么久终于来了场雨,又听闻这是李世民通过决冤狱祈雨成功,心情也还算不错。
听说霍善刚淋了雨,李渊让人整点热乎的汤。
既然霍善要尝尝大安宫种的菜,厨下便做了三美汤和清汆萝卜丸子。
这菜谱也是霍善从前留下的,三美汤出自泰山脚下,其中的三美指的是白菜、豆腐以及泰山甘甜的泉水。听着都是极为普通的食材,美在泰山本身的山好水好。
虽然这边没有泰山泉,但长安的好泉也不少,白菜则是霍善上回来大安宫时种的,再配上如今宫中常备的豆腐,三美汤也是能吃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