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田濉为何能活着离开?女人的直觉(第3/4页)

白衍说到这里,眉头紧锁。

“公主在赵地,应当清楚,北方匈奴人的习性。若是想要通过匈奴强大后南下,替赵国复国,与秦国两败俱伤,最先被迫害的,便是赵人百姓。”

白衍转头看向赵秋:“彼时赵地百姓接二连三的被劫掠,经历人间惨景,公主以为百姓是愿意入我铁骑抵抗匈奴,还是等死等赵国复国?”

院子内。

白衍的一番话让赵秋美眸一怔。

若是换做其他人,赵秋很轻易的,便能反驳,然而唯有面对眼前这少年,赵秋却清楚,少年有这个威望。

如今雁门数万赵边骑,不愿去代郡,这是确凿的事实。

赵秋眼中浮现一抹不甘。

不是因为不能反驳白衍的话,而是看到赵国没有复国机会而不甘心。

沉默许久。

赵秋方才看向眼前这少年,这个对于局势敏锐无比的少年,连具体消息都不清楚,便已经推测出郭纵与其他人,是想要通过什么办法复国。

想到这样的一个人在雁门奉命驻守,想到这少年的年纪,赵秋心中绝望唯有自己清楚。

若是可以。

赵秋宁愿倾尽所有人脉、关系,让这少年调回秦国咸阳的朝堂内,不要在这赵地北境。

“好!”

赵秋没有再拒绝白衍。

赵秋也清楚,正如白衍所言,只要眼下这少年在赵地,郭纵哪里的谋划,最终只会让赵人更快的融入秦国。

郭纵没办法让这少年叛秦。

而只要这少年不反叛秦国,雁门这里,便永远有铁骑在。

更何况,赵秋一直不相信当初背叛赵国的郭纵,谁又能知道,郭纵是不是利用其他赵人士族想要复国之心,牟私利。

不过眼下比起为何陷害五世相韩的张家,赵秋还有一个更为疑惑的问题。

“不过我想知道,为何你会放田氏田濉离开邯郸?”

赵秋轻声问道。

这个问题赵秋必须要弄清楚,在收到田濉活着离开邯郸的消息,赵秋都有些怀疑消息是不是假的。

虽然不在邯郸,但通过一个个消息,赵秋一开始,就已经推测出白衍的具体动作,事实证明她基本没猜错,就连郭开被杀也不例外,故而当初在邯郸,她清楚白衍有足够的机会除掉田濉而不被人怀疑。

但偏偏,田濉居然活着离开邯郸。

若是吴高、尸堰、吴芸能活着,赵秋不意外。

赵秋虽然不喜欢白衍,但却不得不承认,白衍的为人不会伤害吴高、吴芸。

但对于白衍的心性,赵秋同样也了解,白衍绝不可能让齐技击的统帅田濉,活着离开邯郸才对。

这其中一定有原因,这是赵秋的直觉。

而且很可能十分重要。

“这个不能告诉你!”

白衍听到赵秋的话,想都没有想,便摇摇头。

赵秋太聪明。

看着凉亭内,暴氏已经温好茶水,正站在凉亭内等着。

“一开始便说好,张府的事情换取郭纵的消息,公主若是想知道,日后有机会再谈,眼下白衍一路颠簸,口舌干燥,可否先去喝杯温水。”

白衍看向赵秋。

未免赵秋怀疑,白衍也借话告诉赵秋,一件事情换一件事情,郭纵的事情只能换取张府之事,其他的以后有机会再交换。

看着赵秋不言不语盯着自己。

白衍拱手辑礼,随后便从赵秋身旁匆匆走过。

凉亭内。

白衍来到木桌前,看着暴氏纤手递给自己的茶水,接过来吹了吹,轻轻喝着两口。

等赵秋来到凉亭内,看着魅惑动人的赵秋。

“夫人此前在府邸,倒是劳烦申姬照顾。”

白衍笑着感激道,没有再对着赵秋说方才的事情。

赵秋的身份,白衍早已经告诉给暴氏,而且也嘱咐暴氏帮忙盯着赵秋,一直以来,白衍都没有阻拦赵秋收消息,但也决不允许赵秋向外传递消息。

说话间。

这时候一名亲信将士,拿着三卷竹简,急匆匆的从远处的院子跑过来。

亲信在暴氏、赵秋的注视,下来到凉亭内,走到白衍面前。

“将军,阏与、高唐、武遂等地传来消息,那些反叛的贼人,已经收到消息提前逃离,如今下落不明。”

亲信将士把手中竹简交给白衍。

白衍一一看向其中的内容,表情并没有意外。

从那些赵氏宗亲被抓的时候,白衍与杨老便知道,其他地方的反贼一定会收到消息,提前逃跑。

其他地方不似雁门,士族林立,各地关系盘根交错,官吏与士族互相串通一气。

抓人,难如登天。

“把这些消息送去给郡守!”

白衍看完竹简后,便让亲信拿去送给杨端和。

如今在雁门,监御史还没有任命,而杨端和是郡守,他是郡尉,这件事情还需要告知杨老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