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2/3页)

“可她姓蒋。”太后睨赵嬷嬷一眼,“你不老实。”

芷瑜是祥亲王的孙女,算是皇帝的堂妹,自然不可能进宫。

赵嬷嬷心里叫苦,她哪有资格评价那些官员的女儿呢?

终究是照顾了自己一辈子的老人,太后也不为难她,“那你说,朝蓉如何?”

朝蓉,大长公主的幼女。

大长公主乃先皇长姐,但其实两人关系平平,大长公主在朝中也没什么势力。先皇驾崩后,大长公主就成了皇帝的姑姑。

其长女朝芸,蒙恩得封县主。

朝芸县主后来嫁给了淑妃的弟弟袁子实,而这朝蓉眼看着年岁渐长,宫里却没有任何要封赏的意思,大长公主想为幼女挣前程,今日特地带了朝蓉进宫。

赵嬷嬷小心组织着言语,“奴才瞧着,大长公主不一定想让朝蓉姑娘进宫,许是想求娘娘您到选秀之时,指配如意郎君?”

太后嗤笑:“若她只是这般想,何必今日带朝蓉进宫?直接自己物色好人选,来找哀家或皇后求一道赐婚的懿旨,哀家难道还不给?”

这倒也是。

赵嬷嬷便道:“朝蓉姑娘也是极好的,只是怕……陛下可能不喜。”

她们这位陛下,正是年轻气盛想要干出一番大事业的时候,推动新政,扶持新官,打压旧派是皇帝一直在做的事情。

所以最不愿意和宗室或老牌世家牵扯上关系。

所以,朝蓉姑娘想进宫,难。

太后收了笑容,“罢了,若是她执意,哀家也不妨帮她一把,就当是,谢她当年对哀家做的事了。”

自作孽,谁也救不了。

赵嬷嬷心里叹气,当年的事,大长公主以为过去了,但太后却一直记在心里。大长公主此番想法,无异于将幼女送入虎口。

但愿大长公主还是断了这个念想吧。

慈宁宫外,宁妃见到了等候着的杨夫人。

“母亲!”

杨夫人也激动,却还是依着规矩行礼,“臣妇见过宁妃娘娘。”

“母亲快起来。”宁妃看了看周围,“虽有太后的口谕,但女儿也不能恃宠而骄,女儿送母亲到宫门处。”

借着这段路程母女俩也能说会话。

“好。”杨夫人见女儿如此谨慎,心中慰贴,“你这样极好,事事小心,我在家里也能放下心。”

在外人前面不苟言笑的宁妃,此时终于露出几分女儿家的娇憨。

“母亲,我今日做得可好?”

杨夫人轻拍着她的手。

“特别好,不比……差。”她省略了中间的话,但母女俩都知道说的是谁。

宁妃沉默了一会,“这样的话,母亲以后还是别说了。她是……我终究是比不过的。”

杨夫人叹气,“时也命也,若非当年正逢边关来犯,需要姜元帅出征,以你父亲在先皇朝时的地位,你何须……”

当年左相权势滔天,若要立太子妃,敏贞是最合适的人选。谁曾想,边境来犯,姜元帅征敌有功,让那姜家之女得了太子妃之位,敏贞只能位居侧妃。

宁妃低头不语。

杨夫人见她这般模样也不再提,“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提醒你。淑妃已经生下皇子,你也该上进上进了。什么名声规矩,哪里有一个皇子重要?”

宁妃心神一震,没想到竟从自己的母亲嘴里听到了这样的话。

“可以前,是您告诉我,规矩比天大,女子最应重名声。”

“你若是中宫,自然是规矩名声最重要,可你只是皇上的妃嫔,谁又看中你的规矩你的名声呢?你看看那淑妃,此番生下皇子,日后余生以及他袁家,都高枕无忧了。若是你也能……”杨夫人一激动口不择言,说了一大段话才注意到宁妃的神色不对劲。

“敏贞?”

“母亲多说无用。淑妃能生下皇子,那是必须宠爱她,可我有什么宠呢?皇上一年到头,能来我翊坤宫几次?”

杨夫人:“那你就想想办法呀!你要品性有品性,要美貌也美貌,琴棋书画哪里比淑妃差?”

宁妃苦笑,她也想知道,她哪里比淑妃差,为何皇上就是不喜她呢?

“母亲,别说了,女儿无能,怕是不能让母亲宽心了。”

吃完板栗糕,祁黛遇又陪着大公主玩了一会儿。终于等到了皇后归来。

没想到的是,皇上也来了。

“嫔妾参见陛下、皇后娘娘。”祁黛遇行礼。

皇后看见她在有些惊讶,却没多问。第一时间去看大公主,蒋渊落后一步,看见祁黛遇也在,下意识皱眉:“你怎会在此?”

一瞬间,蒋渊脑海中想了许多。

以为祁婕妤是故意来邀宠——前些天他因为生气事后也没赏衍庆居任何东西,所以今日特地来坤宁宫等着他了?

还借着大公主的由头?

全然忘了,祁黛遇根本不知道他生气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