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返乡(第3/5页)

夫夫俩站原地对视一会儿,谢星珩给他把脸上的泪珠擦掉。

“真是有颜任性,还好没化妆,不然都哭花了。”

江知与抿唇压笑,眼睛蒙着水汽,弯弯一笑,像两弯月牙。

谢星珩低头:“我知道了,我对你美貌的最高夸赞,应该是有所行动的。”

他在江知与的唇上亲了下。

江知与推了他一下,催他:“还要不要出门?”

要的。

今天出门转转,看看当地的风景民情,是夫夫俩难得的二人世界。

当地寺庙、道观尤其多,入乡随俗,两人也过庙烧香,看看不同寺庙道观的不同光景。

江知与有了“集卡”思想,每到一处,就要抽个姻缘签,看哪家的签文最合他心意。

谢星珩就很俗了,到哪里都要拜“考神”。

嘉源省是个省城,他们以游玩为主,不急不赶,一天的时间,就逛了客栈周边的地区。

这也够了,两人很满足。

晚上一番温存后,假期就彻底结束了。

谢星珩开始“上学”了,早出晚归。

江知与也在嘉源省的糖厂去巡厂,把这里的情况了解过后,做细微调整,回家总带着本子书册。

夫夫俩桌上都是书,两个宝宝看着,也要模仿。

他俩有布艺字卡,现在也拿着窝在爹爹身边看。

江知与看一眼,两个宝宝都把字卡拿反了。他失笑,宝宝也望着他笑。

他跟谢星珩说:“你也不管管。”

谢星珩看了眼,帮着宝宝们把字卡拿正。

“果然当爹就得言传身教,他俩居然不玩玩具了。”

“玩具”触发关键词,两个宝宝现在就要玩玩具了。

谢星珩:“……”

我怎么这么乌鸦嘴。

自家孩子,能怎么办?宠着呗。

待到正月结束,他们一家人再次上路。这次多了个孟培德。

孟培德的几个孩子,都不是读书的料。人却孝顺,知道父亲要去丰州县,几兄弟都抢着陪同照料,最后是小儿子优胜,携带妻儿,跟着同行。

因路上多了人,也有别的小孩,谢星珩跟江知与实行“对比教育”,拿捏小宝宝的“好胜心”,眼泪都要落下来了,还要硬夸:“我家宝宝真棒,这都没哭,是个小男子汉了!”

天玑宝宝爱听,一天换着花样来,早早背上了“偶像”包袱。

锦鲤宝宝懒一些,听多了就不想听。但他爱学着哥哥,也暂时有效。

两家人这么忙里偷闲的赶路,于二月下旬抵达丰州县。

二月里,又是一年新春到。

丰州县的春季活动,又做了调整。

县城里,以街坊为分区。乡镇里,以村落、具体的坐标点为分区。

领养活动,具体到各个分区,省得百姓们大老远的跑来排队,挤挤攘攘,耽误工夫也耽误事。

这一举动,又是全城皆夸。

今年,县城里的肉铺扩大了。还是李屠户做老板,他儿子出来开了分店。

两家店,除了猪肉之外,都有新货到。

鸡、鸭,偶尔会有羊。到了季节,也会卖鱼。

两家人从北门进城,一来就看见了肉摊。

孟培德的小儿子孟笃行惊讶道:“这么大的肉摊?”

比嘉源省的肉摊都大!

足足占了两家大铺面的面积。

临近城门,街道宽而短,一家肉摊,就占了半条街,门前客人还多。

近了再看,发现肉类也多。

丰州县竟然如此富贵吗?这就是富贵县城的底蕴?

江承海跟他介绍:“这是一家分店,总店在东南边,那才叫一个大,全县最大的肉铺。都是李家的,李屠户现在是猪场老板,养殖场的鸡鹅猪羊,鱼塘的鸭子和鱼,都会给他们家供货。”

当初签了协议的,要保证李屠户的年收入。

而且江家各处都沾边,做生意守着本心,不会看见钱财就想捞一把,说带着他们挣钱,各处扶持很到位,没做膈应的人事出尔反尔。

孟培德想下车走走,这一路马车坐着,他骨头都酸软了。

谢星珩就让其余人先回家,他陪着逛逛。

谢星珩出去快一年了,期间过了年,对百姓们来说,就是一年。

他长相很有辨识度,成年人了,轻易不会长变样。

刚下马车,就有百姓认出他来。再才往前面的马车看。

好多人都喊着说:“江家的人回来了!我看见他们的车马了!”

无一不喜悦。

说着话,就有人招呼谢星珩去喝茶吃饭,说他赶路辛苦了。

谢星珩都笑眯眯回应了,跟乡亲们问好,挑了个茶摊,带孟培德喝口热茶,脚踏实地的,在市井里吃碗面条。

孟培德不想宣扬身份,谢星珩就说他是嘉源省来的孟老爷:“过来看看我们这里的情况。”

百姓们在江家的熏陶下,已经懂得“投资”“合伙”的意思,他们还知道“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