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海城易主(第4/5页)

他让人再试着做精加工盐。

像目前的二次加工盐,以后就是普通人家的平价盐。

精加工盐,就卖给有钱人。不同品类,不同价格。总之别拿生活必需品去卡老百姓的咽喉。

养一头牲畜,都知道好生伺候着,须得让它吃饱了,有劲了,才拉去干活。

这么一个国家,多少事情需要人来做,人没有力气,一个个的面黄肌瘦,谁来干活?又有几分力气来干活?

另外,则是人口红利的问题。

时代因素,大家都求多子多福。无需宣传,就能让人可劲儿的生。

可这些孩子的成活率是多少?夭折率又是多少?

说个冷血无情的话,想要让他们做牛做马,让牛马源源不断,也要给他们合适的生存环境吧?

谢星珩不敢轻易动盐务,只在精盐加工完成以后,起草了一封建议书,让宋原派人,连盐带书信,一同捎带给林庚。

盐是一朝的税务顶梁柱,动这一处的利益,需要首肯。

等待回信时,他又跟江知与一起去城内的大小作坊巡视。

一个城市里,除却支柱性产业,还能有次要产业,一般产业。

海城的盐是首要,腌制海产是次要,与腌制海产并列的是茶产业。

这座沿海城市的茶产业很发达,最初是为了海上贸易的茶叶才大片种植,历经百年,茶园成熟,茶种优胜劣汰,有名茶玉露和仙毫。

另外各类小作坊繁多,各行各业都有涉及。

江知与之前为着满足百姓的生活需求,又做了扶持。产业很多样化,但没形成规模。

谢星珩看着安排,在腌制海产以及茶产这一处,塞进大批军嫂。

先减轻职工压力,让有钱的部门,帮着养一批人。

余下的人手,他根据原料获取难易度,往不同的作坊塞人,再提供一些技术支持。

这里缺人了,就先从茶园里抽调。人多了,就再做安排。

安排到最后,还有多的人,他再做人员替换,把多余人力拉去开荒种树。

再有少量力气小、身体弱的人,实在没法子安置了。

谢星珩想了想,让他们去做海产养殖,反正离海近,换水也方便。

他记得枫江县就养了很多味鲜肉嫩的淡水鱼,这样子才能满足权贵需求,不用总是临时捕捞。

先调些闲着的府兵去挖大水池,引水试养一段时间看看。

养鱼不用时时盯着,搭着晒些虾皮、海带、紫菜什么的。

另外,再请人过来教他们编制渔网、渔捞,草鞋、草帽等东西。

渔民都会编制渔网,还会修补。正经去卖,卖不上好价,挣个手工费,搭着送个帽子、草鞋,算算工时,有些人着急用的,就会买。

再有人算算买原料的价格,考虑到做工问题,也能考虑入手成品。

他们的连番安排,让海城彻底运转起来,走在街上的人都下意识加快了步伐。

可跟从前的死气沉沉不一样,这一次,大家都知道这是他们的希望,他们也看得见效益,都乐在其中。

这个新年,是在忙碌之中度过。

如同中秋节一样,江知与联合当地衙门,再召集城内商户,筹办了一场元宵灯会。

百姓们嘴里说着太忙了,没空去玩,但他们吃过晚饭,又默契的走出家门,往张灯结彩的街区走,去过元宵。

又是新的一年,谢星珩跟江知与没去外面过节,还在核对海城税务。

他俩有点小紧张,很怕一顿操作下来,反而亏损了。

江知与说:“初期投入大,有所亏损是正常的,过阵子,这些投资都变成现钱就好了。”

但这不是自家生意,是一个府城的税务。

海城的税务,仅一府之力,就能以百万计算。在历史记载里,巅峰税收达到了四百多万。

谢星珩前几年在京城户部任侍郎,据他看的资料显示,这几年的国税总额也就一千多万左右。海城的税收重要性可见一斑。

但他是做过生意的,也切实的去过了很多城市。

以他的见闻,大启朝不该穷成这样。毕竟朝廷不止一个盐场,内陆还有盐池、盐矿,沿海城市比如上陵府,税务也不少。

如此版图,一千万的税收,平摊下来,一个县城一万两,合理吗?

把贪腐这块儿的银子捞出来,朝廷自然就富了。

话回正题,他俩一个算户部的账,一个算盐课司的账,再仔细核算开支。

谢星珩在城里添置了太多的岗位,又以官府的名义,投资扩大了众多街坊,另外还有建设所需、实验所需。

这些地方,看起来就百两千两的支出,但别忘了,海城是个府城,他忙几个月,会有多少个百两千两?更别提还有后续的补充投资。有的地方,累积起来,能达万两之数。

再有海城周边府县的扶持,尤其是同省的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