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九章 回马箭
而且元军是迎着明军的箭前进,明军却是与元军的箭同向前进,谁吃亏谁占便宜不言而喻。
所以明军选择主动撤退,其实是为了更好的打击元军。当然前提是他们都得掌握回马箭,这项难度颇高的骑射技能。
是朱老板年复一年的秋操冬演,给明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们才能在战场上游刃有余的运用各种战术。
双方数万骑兵在一望无垠的科尔沁草原上追逐混战,互相射箭。乍一看,是人数更多的元军一方占据优势,因为他们一直在追击。
但若把镜头拉到局部战场,却满不是那么回事。只见元军射出的箭,飞出一段距离后大都落在了地上。
明军回身射出的弓箭却明显飞的更快更远。迎面而来的元军,就好像故意往箭上撞一样,不管人中箭还是马中箭,反正结果都是人仰马翻。
这样追出数里远,明军积累的战果就很可观了。元军显然被明军的回马箭吓住了,于是冲在前头的人越来越少,大部分都远远缀在后头,躲在明军的射程之外……
在跟蒙古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明军早就发现了,他们的全民皆兵存在严重缺陷。
全民皆兵往好里说,是所有能骑马的男人都能上战场,可以把人口的战争潜力压榨到极致。所以大明上亿人口,只有两百多万军队,而蒙古人几百万人口,就能拉出大几十万军队来。
但另一方面,全民皆兵就难免良莠不齐。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同一个民族的男性也是形形色色,有勇敢的就有懦弱的,有善战的就有废柴的,而且比例其实大差不差。
所以像明军的骑兵,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只有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士兵,才有资格跨上战马,成为骑兵。而元军这边,只要是个能拉得动弓,骑得动马的男人,就必须要上战场。所以他们很难做到上下一心,同进共退,更不要说同生共死了。
根据王弼多年来与他们作战的经验,蒙古兵可以分为三类。其中第一类英勇善战,不怕牺牲,从这些人身上能看到他们祖先的影子,他们也是北元一直没有灭亡的根本所在。
在他们之后还有第二类人,他们也会跟着第一类人前进,在顺风时甚至表现的与第一类不相上下。但他们只会在不冒风险的时候作战,一旦遇到危险,首先想到的还是保住自己的小命,这时他们就会以不起眼的手段勒紧缰绳、控住战马,远离危险。
还有最后一类,就是那些怯懦者。他们表面上参加战斗,实际上却不参加战斗;他们心里只想着保命,所以总是躲在同伴的身后,时刻准备着逃跑。
事实上不止蒙古兵,所有的军队都有着三类人,只是多少不一罢了。明军骑兵在筛选时就已经尽可能的把后两类人筛掉了,又是百战百胜的开国之师,无论士气还是勇气都在顶点。
但蒙古人正处在败退回草原的低潮期,从上到下又习惯了逃跑,所以第一类人的数量最少,第二类第三类居多。
以王弼的观察,第一类人在蒙古兵中不超过五分之一,兀良哈部就算强一些,也绝不会超过三分之一。所以真正跟明军交手的敌人,不是四万,而是一万左右!
因此在王弼看来,兵力优势其实还是在自己这边,这才会下决心干他娘的!
明军这样大范围的拉扯,除了要彻底打乱蒙古人的阵型外,还有就是为了将这三类人分开。
而明军的回马箭,一直打击的就是冲在最前头的第一类人,他们要在短兵相接前尽可能多杀死一些这样的勇士。
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至少需要一两个时辰,甚至半天的时间。但骑兵对骑兵,从来都是这样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必须要保持耐心。
中午时分,随着追击的距离越来越远,元军的阵线也越拉越长。冲在前头的先锋跟后头大部队的距离越来越远,回头都已经看不见人影了。
明军千户一直密切观察着元军的动向,从望远镜中看到其先头部队落了单,且己方兵力局部占优,终于吹响了停止撤退的铜哨。
尖锐的哨声中,一千明军骑兵勒住马缰、拨转马头,以优势兵力向只剩两三百名的元军前锋发起了冲锋。
追到近前的元军骑兵,都是耻于后退的勇士,他们没有因为人数处于劣势,就畏葸不前,反而向明军发起了果断的冲锋!
双方将士在开战半日之后,终于短兵相接了。
战斗场面也瞬间惨烈起来,双方的战马凶狠的撞在一起,马背上的将士挥舞着马刀,恶狠狠砍向对面的敌人。
喷溅的鲜血,洒落在白色的雪地上,旋即被马蹄践踏,化为了污泥。兵器相交声、惨叫声和怒骂声连成一片,所有人都只有一个念头,杀死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