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7/7页)

“臣等遵命。”

查账查了几日,胤禛就在衙门待了几日,还有两日就要到十二月了,他定下的还款截止日期快到了。

这一日,一群小太监抬来二十万两银子,胤禛扭头对王掞道:“记下,销账。”

王掞点点头,既没问记在谁名下,又是给谁销账。

到今日,欠国库银子的人,超过一万两的大额欠款,没还的都被他抄家了,这二十万两,只可能是毓庆宫那位送来的。

十一月最后一日,又有一群太监来送银子,这次数额更大,他们递上来一张单子,这些银子是皇上替魏东亭等人还的。

看到这批银子,王掞和刑部其他人都松了口气,幸好皇上站他们这边。

“来个人,记账!”

“是!”

忙碌了大半个月的账房里,胤禛、王掞等人都在一旁等着,等着叶氏商行的账房们算账。

等了大概两盏茶的工夫,他们听了许久的算盘珠子相撞的声音停了。

“禀四爷,这次查账查出来的国库亏空总计两千一百余万两,最后追缴回来的九成五的欠款,另外还有半成多是因为欠款之人去世、离京等原因追查不到。”

王掞等人大喜,他们半月追缴回来的欠银竟然数目如此巨大,有这些银子,明年定然可以撑过去。

胤禛笑不出来,只是十年的账册就追缴出两千余万两银子,康熙朝前三十年的欠银又有多少?顺治朝呢?

这还只是从国库借的有据可查的银子,贪墨呢?私下卖官的银子呢?

为了凑这次二十万两欠银,据说太子的门人又卖了十多个官位。这些皇阿玛都知道,但是一句都不曾提。

胤禛身心俱疲,拿着折子进宫复命时,内阁阁老都在乾清宫议政,商议开春赈灾之事。

康熙看完折子,脸上露出喜色:“胤禛这次差事办得极好。”

“儿臣办差能如此顺利,多亏了皇阿玛帮扶。”胤禛低头。

这话胤禛说的是实话,若没有皇阿玛拦住皇室宗亲们,只是应对这些长辈,他都要费许多力气。

康熙笑道:“朕助你,你自己也争气。朕的皇子中,若论办事能力,老四当数第一。”

李光地、马齐等纷纷跟着康熙的话夸奖,李光地等汉臣夸得十分走心,马奇只是随口夸了两句,然后道:“四贝勒办事能力无可挑剔,但臣觉得,手腕或可柔和些。刑部的官员追缴欠银如同恶霸一般,逼得礼部一位老大人当街卖书,老大人自觉斯文扫地,当晚上悬梁自尽,若不是被他夫人发现,人早就没了。”

姚元景道:“马奇大人这话说得不对,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若真要论起礼部那位老大人悬梁自尽是谁的过错,头一个有错的是他自己,他就不该去借国库的银子,其次,有错的是户部官员,户部掌握天下钱财,国库的银子该用在百姓身上,而不是任凭官员随意支取。”

马齐怒道:“难道官员日子过不下去了,就该饿死街头吗?”

“马齐大人,官员的俸禄不够养家糊口,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不该和借钱不还混为一谈。”

“够了,朕叫你们来,议的是如何应对开春灾民之事!”

马齐和姚元景跪下:“臣有罪。”

“朕要的是赈灾的法子!”

姚元景道:“皇上,咱们大清各地粮仓里的赈灾粮所剩不多,若要应对,只有一个法子,去海外买粮。”

“来得及?”

“东南亚的粮食一年三熟,粮食产量很高,即使下雪前蒙古买过一批,那边应该还有不少剩余,可派海军前往采买。”

海军的买卖都是叶氏商行帮着处理的,说是海军前往采买,其实说的就是叶氏商行。

李光地见皇上不说话,他建议道:“或可叫内务府皇商前去采买。”

“算了,一事不烦二主。胤禛,银子是你追缴回来的,拿这些银子买粮之事朕也交给你。朕不问过程,只要结果。”

“儿臣,遵旨!”

在海参崴过冬的胤禟收到京城的消息,大笑一声:“福晋,好事,皇阿玛把买粮的事交给四哥了。”

胤祯忙凑过来看:“呵,皇阿玛这次想开了?”

要换以前,为了不让某一个皇子揽权,皇阿玛是不可能做出这种决定的。

叶菁菁却道:“不是皇阿玛想得开,是因为时间紧急,不能再出意外了。”

胤禟得意道:“到了紧要关头,皇阿玛还是得靠咱。知道四哥跟咱们关系好,就叫四哥负责采买粮食之事。”

“九哥,明年你和九嫂要低调些了,等明年度过了天灾,皇阿玛腾出手来收拾你们可怎么办。”

叶菁菁笑了笑,明年呀,康熙四十七年,等忙完赈灾,该废太子了,康熙没空找他们夫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