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三章 学坏了!(第2/3页)

陆书记大概听明白了,托着下巴问:“用救生钟救援,有没有成功案例?”

“有,1939年5月,美国最先用救生钟成功地救出了沉没于大西洋73米处的‘斯阔露丝’号潜艇上的33名艇员,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从七十年代开始都陆续装备了救生钟,一直运用到今天。”

“只有一个成功案例?”

“陆书记,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全世界各国海军的潜艇遇难事件加起来大约70多起,导致1000多人葬身鱼腹。而援潜救生的专用装备是从七十年代才开始大量装备的,并且很多遇难的潜艇失事时距海岸线比较远,或沉的比较深,就算有救援装备也没救援条件。”

“我们国内有救生钟吗?”

“有,国内早就开始自行研制救生钟,1989年完成了第一次海上试验,1990年交付海军使用,填补中国海军援潜装备发展史上的空白。但现在装备的几个救生钟,只解决了有与没有的问题,不够先进,也没经历过实战检验。”

八十年代研制的装备,能保证质量就已经很不错了,先不先进根本谈不上。

陆书记反应过来,笑看着韩渝问:“这么说有技术基础,甚至有原型机,只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升级完善?”

“是的,不过援潜救生光有救生钟远远不够,还需要相应的母船,需要一支具有援潜救生技能的团队,甚至需要专业的医疗团队。”

“说说你的想法。”

“科研这一块,海军那边会跟相关的军工企业沟通协调,并且会想办法解决点科研经费。”韩渝捋了捋思路,接着道:“救生钟不但能拥有救援潜艇,一样可以民用。比如有货轮在江里或海里倾覆,船员被扣在船里,救生钟就能发挥作用,又比如应用于海工。”

“你想搞军民两用的救生钟?”

“陆书记,我们南通有江有海,我认为我们需要这样的装备。”

韩渝一连深吸了几口气,补充道:“算上航道局打捞队,我们南通三个水下工程施工团队,加起来有十几个潜水员。南通航运学院有一艘实训船,稍加改装就能做母船。

我们南通医学院的医疗水平和研究能力很高,完全可以开展海洋医学救援方面的研究。我们南通海军预备役防救船大队本就专业从事舰艇救援的,大队官兵具有一定海上救援能力和经验,总之,我相信我们只要有决心搞,肯定能搞起来。”

乍一看,天时地利人和全占了,可搞这样的项目是要砸钱的!

陆书记跟秦副市长对视了一眼,不动声色问:“大概需要投入多少资金?”

“陆书记,这我真说不上来,毕竟这不是采购装备。”

“总得有个预算吧。”

“如果市里能帮我们解决两三百万,我们就可以先启动这个项目。”

最怕的就是这种项目,搞不好就是无底洞,搞到最后只能无疾而终。

陆书记正不知道怎么跟韩渝解释,韩渝话锋一转:“陆书记,秦市长,王司令,有件事忘了向你们汇报,这次我随编队出访,每到一个国家就对当地的民众尤其海外华人华侨开放,海外华人华侨上舰参观之后都很激动都很自豪。

我觉得舰艇开放这种事不能区别对待,要是爱国主义教育,国内群众比海外华人华侨更需要,就私下里发了发牢骚,没曾想传到编队首长耳里了。

首长说沈正舰回过‘老家’,靠泊过深圳,对特区市民开放过。特区领导对家乡舰很重视,不但每年都去慰问官兵,还特批每年安置一个深圳舰的转业干部,连家属一起安置。

深圳舰也很关注特区发展,不管访问到哪个国家,都在舰上设特区改革开放成果的展位,循环播放特区的城市宣传片,好多海外华侨看到之后都表示要去特区走走看看,甚至打算去特区投资。”

陆书记很羡慕,酸溜溜地说:“人家是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窗口,海军编队出访都要帮他们宣传,帮他们招商引资,很正常。”

韩渝点点头,接着道:“再后来去上海舰队,舰队首长接见我,我忍不住跟首长说深圳舰刚装备没几年都回过老家,南通舰服役多少年了,怎么一次都没回过老家。”

“首长怎么说?”

“首长说南通舰下个月正好要出海训练,如果我们南通欢迎,到时候看看能不能安排南通舰在训练结束之后回‘老家’看看,也跟深圳舰回深圳一样对外开放几天。”

南通舰回南通,意义重大。

陆书记敲敲桌子,笑道:“我们肯定欢迎,赶紧给舰队首长回复,我们南通市委市政府和南通人民热烈欢迎!”

韩渝就知道陆老板对此感兴趣,趁热打铁地问:“那我们防救船大队的援潜救生项目呢?”